<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时指出,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云梦县文物研发、保护、利用工作注入了新的更强大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6日,踏着习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我也来到了云梦祥山博物馆。一进入那静谧而庄重的展厅,我的目光被一片片暗褐色的竹简深深吸引。这些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代简牍,静静地躺在恒温展柜中,却仿佛散发着震耳欲聋的历史回响。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一扇通往秦代社会生活的时光之门,是一次与古人超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梦祥山博物馆的成立,与一场意外的考古发现密不可分。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处工地,农民在挖水渠时偶然触碰到了一座古墓。随后进行的考古发掘中,一批珍贵的秦代竹简重见天日,这就是震惊学术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妥善保存并展示这一重大发现,云梦祥山博物馆应运而生。云梦县博物馆现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代表藏品有秦汉简牍、漆器、中华第一长文觚等,地域特色鲜明。2024年8月,该博物馆被认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不仅收藏了这批国宝级简牍,更成为展示云梦地区丰富历史文化的窗口,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梦地处古楚文化核心区域,博物馆藏品因此带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从造型奇诡的青铜器到纹饰华丽的漆器,从神秘浪漫的楚帛画到形态各异的陶俑,无不彰显着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的文化传统。楚文化的瑰丽想象与中原文化的理性精神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尤为珍贵的是,云梦作为秦人南下的重要据点,又使这里成为秦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云梦简牍的出土,无疑是这座博物馆最耀眼的光芒。睡虎地秦简共1155枚,内容主要是名为“喜”的秦朝地方法官生前使用的法律文书。这些简牍的发现,改写了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诸多认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它让我们看到了秦律的真实面貌。简牍记载的秦律并非如传统认知中那般只有严刑峻法,而是包含了大量民生管理、经济调控、官吏考核等内容,展现了一个庞大帝国精密运转的制度基础。从农田管理到市场交易,从婚姻家庭到刑事犯罪,秦律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它提供了研究秦代文字、语言的第一手资料。简牍上的秦隶书体,清晰地展示了汉字从篆书向隶书演变的关键环节,是文字学研究的宝贵标本。同时,简牍语言朴实生动,甚至保留了许多当时的口语表达,让我们听到了两千年前普通秦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者,它揭示了秦代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通过《编年记》中“喜”这个普通官吏的生平记录,我们得以窥见秦代基层官吏的日常生活与心路历程,感受到了历史洪流中个体生命的温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鉴赏这些珍贵的简牍?不妨从几个角度入手:观其形制,了解简牍的制作工艺与书写方式;识其文字,感受秦隶的朴拙之美;究其内容,体会秦代律法的严密与精妙;思其背景,想象简牍背后的那个伟大时代。每一片简牍都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能看到一个更为立体、更为真实的秦代社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让我深思:我们应当如何参观博物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只能获得浅层的视觉印象,真正的博物馆体验应当是一场深度的心灵对话。参观前,适当了解背景知识;参观时,耐心阅读说明,用心观察细节,将不同展品联系起来思考;参观后,整理所见所闻,深化认识。唯有如此,博物馆才能从“文物仓库”转变为启迪思考的知识殿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它不仅是保存过去的保险箱,更是照亮现在的明灯,指引未来的罗盘。在云梦祥山博物馆,那些沉默的简牍告诉我们:历史从未远离,它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从容地面对当下,更智慧地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出博物馆,夕阳西下,回望那座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建筑,我心中充满敬畏与感恩。那些竹简上的墨迹或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日渐模糊,但它们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精神却将永远鲜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