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罗地亚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可以不出名,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普利特城市的发源地,</span>戴克里先宫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帝国宫殿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戴克里先宫原始结构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戴克里先宫建成于公元305年,是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为自己还乡养老而打造的宫殿和陵寝。长方型的戴克里先宫占地约3.8万平方米,围墙高约20米、厚2米,是一个宫殿与城堡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宏伟建筑。1979年,戴克里先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戴克里先宫更像是一个博物馆,其精美的建筑,如石柱、拱门、廊柱等,都充满了雕塑般的艺术美感。由于宫殿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皇家住所到生活城市的转变,许多建筑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装饰元素,更使戴克里先宫成为了一个陈述历史变迁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戴克里先宫的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皇帝的寝宫和陵墓、宫殿的社交中心;北部为兵营和客房。列柱廊广场是南部的中心,也称中心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列柱廊广场旁原是戴克里先皇帝的陵墓,后来他的灵柩被神秘转移並下落不明。公元7世纪,陵墓被改建成了基督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杜金教堂。</span>历史充满了讽刺性,生前强烈迫害基督教的戴克里先皇帝,生后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却变成了基督教堂,并以殉道者圣杜金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杜金教堂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当年戴克里先皇帝为建造宫殿特意从埃及运来的。经过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这件带有尼罗河畔神秘气息的雕塑,成为中心广场最古老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安放在列柱廊附近的格雷戈里大主教青铜雕塑,二战期间被搬到了城外,现安置在宫殿北门外的城墙处。格雷戈里大主教为维护克罗地亚本土语言和文化的传承,敢于反抗罗马教皇的权威,使其成为民族独立的象征。格雷戈里的雕像是光脚的,传说摸摸他的大脚趾会有好运,所以他的脚趾被摸得锃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列柱廊广场上常有 cosplay 真人秀,供游客与之互动、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列柱廊的前厅是个圆拱型大厅,时常有无伴奏合唱表演。这里的声学效果极佳,纯净的人声在古老的石壁间回荡,使你在大厅的任何一处都能聆听到美妙的歌声。大厅堪称是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位艺术家深情地演唱克罗地亚民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戴克里先宫的军营原址,现在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宫殿南部城墙底下的巨大空间里,修筑了地宫和隧道。这些地宫巧妙地为建在临海斜坡上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戴克里先宫找平了地基,也为</span>地面建筑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平台。地宫间相连的隧道,成为了为地面提供物资运输和后勤服务的通道。这些地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地宫南侧临海位置还曾建有与大海相连的通道和码头,船只可直接驶入。这样既方便了物资运送,也为皇帝提供了一条私密的出海通道。目前该通道已经封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戴克里先宫的南门进入宫殿,必须通过隧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戴克里先宫使用了很多拱券结构,特别是在地宫的建造上。拱券结构是古罗马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它由厚重的石材砌筑成半圆状,结构坚固、稳定,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地宫的拱券顶支撑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些地面建筑物之间,也用拱劵结构连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639年,罗马帝国的萨洛纳市遭到外族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入侵,导致城里居民被迫逃离。戴克里先宫就在距离萨洛纳不远处,且犹如城堡,有坚固的防御设施。于是逃难的萨洛纳人纷纷拥入戴克里先宫,把它作为了理想的避难场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持续生活在戴克里先宫里。各个时期的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在原有建筑旁搭建、加层;或在城墙上开洞、加窗,修建了房屋、作坊、商店、教堂,罗马皇帝的私产逐步演变为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今天,戴克里先宫的宫殿、地宫、城墙,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是现代的各式风格建筑,层层叠加,融为了一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皇宫中平民百姓的生活欣欣向荣,也奠定了以戴克里先宫为中心的斯普利特城市发展的基础,戴克里先宫也成为了斯普利特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有机会在斯普利特街上询问一个当地人的家庭地址,他可能会很随意地告诉你,他就住在皇宫里的某街某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戴克里先宫不仅仅是一座供人参观的古罗马宫殿遗址,它更是一座跨越千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城市核心, 独特的“活着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戴克里先宫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实至名归,它不仅是一个静止的历史遗迹,更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演进的生活空间,这种独特的真实性是其最宝贵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路边是一家小店的橱窗、一个小摊,或者是一家咖啡店,也可能只是一垛布满苔藓的墙壁。这感觉就像在逛一个老城,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历史感的老城。戴克里先宫的今天就是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