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中和三年,即公元883年,在金州牛山双乳峰之间一西高东低的山坡上,始建牛山庙,截至2023年,已有114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修建牛山庙?</p><p class="ql-block">因崔伟而建。</p><p class="ql-block">崔伟何人,何德,何能,何以为他建庙呢?</p><p class="ql-block">崔伟是唐朝末期的金州刺史,此人才貌双全,忠诚朝廷,维护国家安全,保境安民有功,特别是在剿灭黄巢起义军、消除一方祸患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深得朝廷称赞和当地百姓拥戴。</p><p class="ql-block">时隔322年后的公元1205年,此时为南宋时期,宁宗皇帝下旨: 对崔伟"封以忠惠王",以褒厥神,以崇厥功。厥神,是指其保护百姓, 凡有祈禳,无不有应;厥功,是指其为维护朝廷统治,坚决彻底打败了黄巢起义军。由此,修建牛山庙纪念忠惠王崔伟。</p><p class="ql-block">1352年,此时为元朝时期,牛山庙因"红巾军"的战火化为灰烬。</p><p class="ql-block">1354年,惠宗皇帝下旨重修牛山庙。1355年,立碑镌刻"牛山土主忠惠王",铭记缘由经过。此次属于易址重建,便是如今的"朱雀寺" 地址。</p><p class="ql-block">1507年,此时为明朝时期,即明正德二年,金州刺史王溥安排重修"牛山庙"。</p><p class="ql-block">1735年,此庙被野火焚烧,荡然无存。后来,羽客杨本合云游至此, 苦心募化,于三清殿后创建正殿三间,廊坊二所,将"牛山土主忠惠王" 神位移居后殿。可是,庙房建成之日,便是他的羽化之日,此后一段时期,此庙无人照管,沉浸在风雨中。</p><p class="ql-block">1770年,羽客崔本修来此,苦力经营,数年间,修缮和扩建,增添正殿前回廊一所,山门一座,创建新像数尊等。1781年,立碑铭记当年修缮具体事宜和社会功德。</p><p class="ql-block">1850年,住持张元魁和羽客等爱心人士,捐资出力对牛山庙进行了修缮。</p><p class="ql-block">1986年5 月,牛山庙被列入安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牛山庙住持释金耀圆寂。</p><p class="ql-block">2005 年,释通和法师接管牛山庙,并更名为"朱雀寺"。多年来,他主持先后对寺庙进行了修缮和生活设施扩建。2005年6月15日,他被汉滨区民族宗教局聘任为朱雀寺住持。2006年1月18日,圆持法师被汉滨区民族宗教局聘为朱雀寺方丈。(上段历史摘自杨志勇著《牛山意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牛山庙初建后继后的一千多年间,忠惠王庙到今天的朱雀寺大的改扩建有史可查的甚少有七次,中途且有两易其址(见汉滨区文化馆非遗项目申报消息)。作者李厚之的《金州牛山》一文,又给了读者很多的认知和思辩点。该书中收录的《牛山庙修三清殿碑》,这座碑的雕造有我们王族第八世先人王学文担任"首事"之功,所以我十分关注。三清殿是道教宫观的正殿,供奉得是三清尊神。那忠惠王怎么被三清尊神替代了?那牛山庙何时又有了佛教住持?我在《中国古建筑密码》一书了得到了一点新知:"道教经唐宋两代发展,逐步形成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派系。`全真道‘提倡修身养心,心善助人,主张三教(佛、道、儒)平等合一;…"据这一解说我想,牛山庙的信道信佛之辩,让后人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p><p class="ql-block">(上段文字摘自我三年前《[书评]千淘万漉始到金》中的一段语)。</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6日牛山雪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