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隆村:徒步闽粤赣的诗意栖居,长寿蕉岭•常来长寿丨2025粤闽赣户外联盟徒步(登山)活动(蕉岭站)

雪花❄️飘飘(拒绝收花)

<p class="ql-block">秋日的阳光洒在南国大地,我们一行户外爱好者踏上了2025年11月16日的闽粤赣徒步之旅。此行目的地是被誉为“全国文明村”的长隆村,一个藏于绿意深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岭南村落。这里不仅是蕉岭长寿村之一,更以淳朴民风与生态之美,成为三省交界处的一颗静谧明珠。</p> <p class="ql-block">踏入村口,两座石碑静静矗立,“長隆”与“全國文明村”在古韵雕饰中透出庄重气息,尖顶石碑映衬着身后苍翠林木,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桃源的门扉。我们在此驻足合影,笑容在蓝天红旗下绽放。那面随风轻扬的旗帜,不仅标记着我们的足迹,也诉说着对自然的敬意与团队的凝聚。身旁浅色建筑简洁朴素,水泥地面平整开阔,正是村民们用心经营生活的写照。那一刻,城市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山风拂面、鸟鸣入耳的宁静。村口的老树虬枝盘曲,像是守望百年的长者,默默注视着来往的脚步,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行走于此,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上。我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也以目光收藏风景。林间小路上,有人手持协会队旗走在前方,那抹红色在绿意中格外醒目,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牵引着整支队伍的节奏。树影斑驳,洒在肩头、背包和登山杖上,光影随步伐轻轻晃动,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高大的松树挺拔入云,枝叶交错成天然的穹顶,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如同碎金铺地。有人轻声说:“难怪这里长寿的人多,呼吸一口空气都像是在疗愈。”话音未落,便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在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连疲惫都变得温柔。</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路继续前行,前方有人手持各领队旗引路,身后是整齐而轻松的队伍。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远处隐约可见一堵古朴的砖墙,像是旧时村舍的遗存,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天空湛蓝无云,阳光明媚却不灼人,正是徒步最宜人的时节。有人边走边轻哼起小调,有人停下拍照,将一片落叶夹进笔记本,仿佛要把这一刻的宁静带回城市的生活里。我们不紧不慢地走着,不为征服山岭,只为与自然同频呼吸,感受那份久违的从容与自在。</p> <p class="ql-block">行至半途,我们在一片林间空地稍作休整。几人席地而坐,打开背包取出水壶和干粮,有人分享着自制的茶点,香气在林中悄然弥漫。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微风拂过,带来泥土与草木的芬芳。有人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有人轻声交谈,回忆起少年时的远足时光。这一刻,没有身份之别,没有城市节奏的催促,只有彼此陪伴的温暖与自然的包容。一位年长的队员笑着说:“走在这里,心就静了,好像活到了该活的样子。”众人点头,无人反驳。</p> <p class="ql-block">两位同伴在树影下停下脚步,拧开各自的水壶补水。橙衣男子望着远处山脊出神,荧光绿上衣的女子则轻轻擦拭帽檐上的汗珠,帽下是满足的笑容。他们没有多言,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两棵树般融入这片森林。这短暂的停顿,不是疲惫的妥协,而是对旅程的致敬——我们跋涉,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而是为了在途中找回自己。</p> <p class="ql-block">再次启程,队伍沿着蜿蜒土路继续前行。男女老少皆在其中,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却步伐稳健的长者。他们穿着各色户外装,背着行囊,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远处山峦连绵,近处林木葱茏,脚下的路虽不平坦,却走得踏实。有人指着山坡上一株野花惊呼,有人模仿鸟鸣引得众人驻足聆听。这条通往长隆深处的小径,不仅连接着村落与山野,更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开始染红天际,我们的脚步仍未停歇。长隆村的故事,藏在每一片叶脉里,藏在每一缕山风中,也藏在我们并肩而行的足迹里。这不仅是一场徒步,更是一次对诗意栖居的探寻——在闽粤赣交界的绿意深处,我们遇见了长寿的密码,也遇见了生活的本真。常来长寿,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向往,一种回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