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运动,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

招生办杨主任

<p class="ql-block">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曾说过,激活孩子大脑最好的方式,首先就是运动。因为运动的时候,人体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神经传导物质都跟学习与记忆有关。每次看到孩子在阳光下奔跑跳跃,我总忍不住想起这句话——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蹦跳追逐,都是大脑在悄悄“充电”。</p><p class="ql-block"> 一家三口站在绿草如茵的田野上,父亲穿着蓝色上衣,母亲穿着红色连衣裙,女儿穿着黄色连衣裙,三人脸上都洋溢着自然的笑容。微风拂过,远处的松树轻轻摇曳,小风车缓缓转动,蝴蝶在花间飞舞。那一刻,他们不是在锻炼,而是在用身体感知世界。孩子高举双手奔跑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在操场撒欢的模样——没有规则,只有快乐。而这恰恰是运动启蒙最理想的起点:不是为了比赛,不是为了考级,而是让孩子爱上动起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运动,免费的可太多了,不需要辅导班不需要私教,咱也可以给孩子锻炼健康的体魄。小区里的空地、公园的步道、家门口的楼梯,都是天然的训练场。一根跳绳、一双运动鞋,就能开启一天的活力模式。我常带孩子晚饭后去楼下跳绳,一开始他只能跳几个,现在一口气能连跳上百下。更让我惊喜的是,跳完绳后写作业明显更专注了,情绪也更稳定。这不就是洪兰教授说的血清素和多巴胺在起作用吗?原来最好的“补脑药”,就藏在每一次跳跃里。</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点费家长。孩子从小,最晚4、5岁的时候,父母就要带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运动了,也是主要对孩子进行启蒙。可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人自己都不爱动,更别说教孩子了。我也曾犯愁:动作做得不对会不会伤膝盖?跳绳节奏怎么掌握?后来发现,其实不需要成为专家,只要愿意学、愿意陪,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现在网上有太多免费又专业的教学视频,跟着练几次,就能摸出门道。重要的是,你在孩子眼里不是“教练”,而是“玩伴”。你蹲下身和他一起做开合跳的样子,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p><p class="ql-block"> 常见的免费的运动有跑步,跳绳,爬山。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教孩子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轮滑等,这些不需要父母多专业,只需要将孩子领进门就行,但是姿势动作一定要到位,要标准,不然太野的路子教育出来的方法可能对娃身体有伤害。我朋友的孩子刚开始学轮滑时没人指导,摔了几次后姿势全歪,后来纠正花了几个月。所以哪怕只是教孩子拍球,也要注意手腕发力、重心转移这些细节。这不是苛求完美,而是用科学的方式保护他们的身体发育。</p><p class="ql-block"> 这些运动,父母只需要将娃领进门,后面的修行,娃会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筛选,也是为小学进入学校社团做准备。我家小娃进校准备报轮滑社团和跳绳社团都没有选拔上,优秀的孩子太多了,这些社团孩子一旦选拔上,后面都是学校会统一训练,代表学校出去打比赛,基本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听到这话时我有点失落,但也释然了——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但我们能做的,是提前播种。现在每天坚持跳绳打卡,周末去爬山锻炼耐力,不是为了“赢过谁”,而是希望他将来站在选拔场上时,有足够的底气说:“我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 运动,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它不写在成绩单上,却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学习效率。而这份投资,不需要昂贵的课程,只需要父母的一点时间、一点耐心,和一颗愿意陪他一起动起来的心。当我们在夕阳下牵着手回家,汗水浸湿了衣角,孩子的脸蛋红扑扑的,我知道,今天又给他的大脑存了一笔“高息存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