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22日电影李子洲正式全国上映,这消息,是午后从一个久未打开的家乡群里瞥见的。几行朴素的文字,配着一张鲜红的海报,便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我这异乡人本已微澜的心湖,霎时间,激起了滔天的巨浪。我怔怔地坐在窗前,窗外是都市里永不停歇的、陌生的喧嚣,而我的魂灵,却已倏忽一下,飞越了千山万水,回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子洲,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啊。它没有江南的烟雨迷蒙,也没有海滨的浪涛壮阔。它的美,是雄浑的,是沉默的,甚至是有些苦焦的。那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峁,像极了老祖母脸上被岁月风干的皱纹,每一道里,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与沧桑。风从塬上吹过,卷起干燥的黄土,空气里便弥漫着一股太阳晒过的、朴拙而又温暖的气息。这气息,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常听祖父辈们讲起旧事。他们口中的“闹红”,不是史书里冷冰冰的铅字,而是活生生的、带着体温与呼吸的记忆。他们说,就在那些再寻常不过的土崖下、窑洞里,曾聚集过一群“不信命”的人。他们的脸上,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被山风吹出的皴裂,他们的碗里,盛着和我们一样的、金灿灿的小米。然而,他们的眼睛里,却燃着一团火。那火,能刺破沉沉的黑夜,能融化千年的冰霜。那时我还不懂,只觉得故事里的英雄,离我那样遥远。而今想来,那伟大斗争的精神,何尝不就是这黄土本身的精神?它深厚,能承载万物;它坚韧,任你千般磨难,我自岿然不动;它沉默,却孕育着最磅礴的力量,一旦爆发,便能改天换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着想着,我的眼前便浮现出故乡的山坡上,那一片片烂漫的山丹丹花。它们不像园中的牡丹、月季,被人精心浇灌、细心呵护。它们就生在乱石之间,长在荒草之中,凭着一点点雨水、一寸寸薄土,便能倔强地开出那灼灼的、鲜红的花来。那一抹红,在漫山遍野的苍黄与灰绿中,显得那般惊心动魄,像一粒粒火种,像一滴滴热血。这,不正是子洲精神的写照么?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开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在最沉寂的岁月里,发出最嘹亮的理想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离开了那片土地,成了一个在都市人流中匆匆行走的异乡客。我的鞋底,不再沾染故乡的黄土;我的口音,也渐渐被南腔北调所浸染。可是,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也洗不掉、改不了的。那是一种烙印,一种底色。每当我在生活中感到困顿、犹疑时,我便会想起故乡那沉默的群山,想起先辈们在那般艰难岁月里依然挺直的脊梁。于是,我便觉得,我血管里流淌的,还是那股子来自黄土的、执拗的、不肯低头的劲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电影,便像一座桥了。它将那过去的、血与火的故事,与今天的、我们这些散落在天涯的游子,重新连接了起来。我多么希望,当银幕亮起,光影流动,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呐喊与牺牲,能再一次唤醒人们心中对于崇高、对于理想的敬意。我更希望,那些在甜水里泡大的“新一代花朵”们,也能看到、懂得。他们不必再去经历那战火的淬炼,但他们应当知道,他们脚下所站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怎样地被热血浇灌;他们手中所握的和平与繁荣,是由怎样一种伟大的牺牲与斗争精神所换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这话说来宏大,落到实处,或许便是让这子洲的精神——那黄土的厚重、山丹丹的炽烈、先辈们的勇毅——像种子一样,随风飘散,落在新一代的心田里,然后,静静地,等待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株能够担当风雨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窗外的天光,渐渐暗淡下去了。都市的霓虹次第亮起,织成一片梦幻迷离的光网。而我,却在这片光网里,清晰地看见了故乡那一片沉静而伟大的黄土,以及黄土之上,那一片熊熊的、永不熄灭的、精神的火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