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记第114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学霸教练万万老师</p><p class="ql-block">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是不是每一天都对孩子如此的陪伴。</p><p class="ql-block">💖育儿,表面看起来是教导孩子如何成长,其实,是父母一场自我重塑的旅程。</p><p class="ql-block">真正能让孩子走向“优秀”的,往往不是聪明的“捷径”,而是一些不起眼的“笨功夫”。需要我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种坚持往往还是笨功夫。</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笨功夫”能奏效?因为所谓的“笨”,本质上是耐心与敬畏的结合——对成长节奏的敬畏,对规律与秩序的耐心尊重。</p><p class="ql-block">🌼“Think like a farmer” ——像农民一样思考。这句话也是我始终认为值得坚持的一件事。它是真正洞察到孩子成长底层规律的一种心态,下地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种子的成长自有其规律和节奏。</p><p class="ql-block">春种秋收,不可能拔苗助长;有些过程再辛苦,也必须踏踏实实地走过。因为只有走过那些看似缓慢、却日积月累的过程,才能培育出根系稳固、内核强大的生命。</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急于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培训课,像是在堆砌一栋华丽的大楼。但“Think like a farmer”更关注的是基础的深厚,是根系的稳固。</p><p class="ql-block">这种根系就是孩子的思考能力、心理韧性以及自我认知。</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直建议要有的家庭会议?因为复盘和自我反思,不仅仅是在回顾事情,更是在锻炼孩子的内省与元认知能力。当孩子每周固定思考自己“遇到的困难、学到的新东西、下周计划”,他不再是被动接收外界的安排,而开始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主动掌控自己的成长节奏。</p><p class="ql-block">孩子有了元认知,才懂得不断审视自我、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框架。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即使暂时未必成绩拔尖,但我自己角度看,一定能在人生关键节点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因为他的成长速度不是取决于父母推动的力度,而是自己不断探索内在动力的深度。</p><p class="ql-block">🌼“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真正宝贵的不是“坚持”本身,而是坚持背后的信念和智慧。它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快速能出结果的比赛,而是一场持久的耐力赛。很多人都能坚持一两年,但当收效不明显时,容易动摇、焦虑,继而转向那些“快速出成绩”的诱惑。</p><p class="ql-block">但真正懂得育儿的人,却更愿意相信节奏、尊重规律。这不是简单的坚持,而是看懂了教育本质后的智慧取舍。</p><p class="ql-block">在《少有人走的路》有这么一句话:“真正的成长,总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唯有那些肯花时间、肯“笨”的我们,才能收获一个不仅拥有“强大内核”,还能不断自我更新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教育的秘密,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只有“愿意慢下来”的人,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得更远的孩子。但我发现真正考验我们的,其实并不是“能不能坚持”,而是“当结果不符合期待时,是否依然坚信自己的原则”。</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教育智慧,不是依靠经验和方法堆砌出来的,而是来源于我们自己内心清晰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心理定力。</p><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的问题不在于不懂方法,而是在于不断怀疑、不断动摇,担心今天的慢,会输在明天的快。</p><p class="ql-block">🌼教育最难的一点,恰恰是敢于“做少一点”。很多时候,“做少一点”比“做多一点”更难,因为“少”意味着放手、信任,意味着接受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毕竟有一句话名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火的成长,靠的是氧气和空间,而不是不断添加的燃料。</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总是用焦虑、急迫的行动去填满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内在的那把火,就很难真正燃起来。真正的高手育儿,不仅仅需要坚持和耐心,更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只有敢于承受不确定性,敢于把选择权慢慢交给孩子的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自由而自信的生命。</p><p class="ql-block">而这,才是教育最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是在培养一个孩子,更是在培养自己面对人生种种未知、慢慢变得松弛且智慧的能力。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表现,却容易忽视自身的“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教育是“双向成长”的过程,不仅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不断修正、反思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真正优秀的父母,必然伴随着对自身局限的持续觉察。能够清晰地区分,自己为孩子所做的努力,是源于孩子真实的需要,还是出自内心未被满足的期待。</p><p class="ql-block">只有真正觉察并区分出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我们才可能跳出焦虑的循环,真正做到心态上的放松。</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于孩子有题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可以私聊我的微信,我免费给你分析。</p><p class="ql-block">私聊我177832105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