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山陵博爱广场南有一个孝经鼎,它是国立中山大学(今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及校长戴季陶于1933年捐赠,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大学是孙中山1924年创办的)。</p><p class="ql-block">它是金陵兵工厂(今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重约5吨、高4.25米,材质为紫铜,</p><p class="ql-block">鼎身刻有“智、仁、勇”(中山大学校训)和孙中山提出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鼎内藏有戴季陶母亲手书的《孝经》全文铜牌,因此得名“孝经鼎”。</p><p class="ql-block">鼎台为八角形三层石台,地基下还埋藏了装有孙中山《总理遗教》的铜箱,是钟山景区的标志性纪念物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61年拍摄的,距今己有65年了,这几个女同学除一人病故外,其他都是九十上下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文革初期,该鼎遭破损,陵园管理处将孝经鼎搬走,收藏保护。后将原矗立在新街口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放置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尊铜像是孙中山的友人梅屋庄吉为纪念孙中山去世,于1928年铸造,放置在南京中央军官学校,1942年被放置于新街口广场,成为城市的地标。下图是1944年的新街口。</p> <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初,一些无知的红卫兵想破坏这铜像,周总理急令南京市政府将这尊铜像送到陵园管理处保管,后孝经鼎迁走,孙中山先生这尊铜像就放置到这里。</p><p class="ql-block">1985年3月12日,中山陵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该铜像被移到藏经楼前。</p> <p class="ql-block">1985年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60周年,又将孝经鼎搬回这里。现在这里己用铁栅栏围起来,只能远观和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1996年11月12日在南京新街口树立了一座新铸造的孙中山铜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