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林氏一家亲

泰山林海

<p class="ql-block">认宗归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的传承。我姓林,自然对林姓氏族文化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林姓来源于商纣王时期,比干因直谏被杀,其妻陈氏逃至朝歌长林山(今河南卫辉)石洞中生子泉。周武王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且比干忠烈,赐姓林名坚,追为林姓始祖。‌‌作为历史文化现象,林坚被奉为“文曲星”。</p> <p class="ql-block">林姓早期活动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后因战乱南迁,西汉时期‌,一支迁至山东济南,形成“济南林氏”望族。‌‌西晋末年‌,林礼迁居江苏下邳,开基“下邳林氏”。‌‌东晋时期‌,林禄任晋安太守,定居福建莆田,成为入闽始祖,后裔分衍“九牧林”等支系。‌‌著名林氏堂号如西河堂、济南堂、九牧堂、忠孝堂、问礼堂,九龙堂等,对联“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彰显其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2016年大陆统计林姓约1416万,居百家姓第16位;福建、广东、台湾及韩国(180万)为密集区,是我国的第18大姓氏,海外有五六百万林姓族人,而东盟各国商会会长几乎均由林姓华侨担任,足见林氏族人在东南亚是望族。‌‌</p> <p class="ql-block">  林姓历史名人数不胜数,首要是春秋末鲁国人林放,其故里在今山东省新泰市放城镇。放城其建制得名于贤人林放荫护,因此被称为放城。流经此地的洙水小三峡,河道蜿蜒似长江三峡,当年孔子观川处,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林放,字子丘,是比干27世孙,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林放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大夫,拜为太傅。曾向孔子问礼。《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去世后葬于今山东曲阜,墓碑刻“先贤长山侯林子放墓”,侧立“问礼故址”碑,系为纪念《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而立,1975年移入孔庙奎文阁前西碑亭内。唐玄宗赐号林放为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时,追封林放为长山侯。</p> <p class="ql-block">在许多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的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辈学子的祭拜。林放的“问礼之本“,在儒家“仁义礼智信“学说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林放以“礼”而闻名,能被孔子尊为“礼之本”,足见林放在实践“礼”上所体现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作为历史人物,我这支林姓后人以放祖为纪世,按辈分称其放祖74代孙。在泰安热心林氏宗亲事业的宗亲带领下,我们积极组建了“林放儒学研究院“,聚集了热衷于泰安历史名人研究专家如周郢、孔子研究专家梅庆吉、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主席苏建宇,收藏家林秋成,泰山学院教授仇善章等专家学者。我们多次考察过林放故里放城镇,为其恢复建设林放祠向当地政府提出了我们的建议,有计划引领海内外林氏宗亲来放城寻根问祖。</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我们林氏宗亲近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在湖广大力开展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驱逐鞑虏,成就了他成为民族英雄、谥号“文忠”的历史地位。林则徐不仅仅是他的“虎门销烟”壮举,他的做人理念,他的座右铭,都彰显出林则徐“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他把其父“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作为箴言被其悬挂于官邸,成为林家世代传承的精神。他推崇的“芝草无根,礼泉无源,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24字格言,前半部分出自三国时期虞翻《与弟字书》,以灵芝无根、甘泉无源比喻成就源于自身努力 。后半部分引自《吕氏春秋》和《左传》,强调运动与勤劳的价值 。其核心思想是反对出身决定论,主张“人贵自勉”,与传统文化中“民生在勤”的训诫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弘扬林氏文化,是我作为书法人历史责任,“天下林氏一家亲”是我们林氏族人最广泛、最现实的称谓,用此简洁口语,牵连其林氏族人的感情纽带。比干神职源于商朝忠臣进柬,暴君纣王挖比干心后“无心不贪“的忠烈行为被后人恭奉为“天官文财尊神‌“,‌在民间“大五路财神”体系中代表南路文职财神,与赵公明、关羽等并列;其忠魂被封为北斗星官之一的“文曲星“,后世推崇到供奉拜神的地位,足见比干忠烈精神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精神贯穿几千年的历史影响。‌‌</p> <p class="ql-block">林氏在中华历史上名人众多,还有晋朝名臣、将军开闽始祖林禄;唐代福建首位状元、思想家林慎思;宋代海神、享誉东亚海洋文化及中国南海产生重大影响的妈祖林默娘;辛亥革命先驱、反袁护法功臣、中华民国缔造者之一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以及开国元帅、战神林彪;近代草书大家林散之等。这些林氏名人都在中华历史上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作过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林氏家训中充分体现了林氏族人“齐家治国平天”核心理念: “崇孝道,睦族亲,重教养,齐家政,正礼节,务读书,明德性,正言行,慎交遊”。这些文化名言,都是我精心创作书法作品的源泉 ,为自己的理念,为传承传统文化,为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作为交友方式,我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打开从不熟悉到熟悉的朋友门槛,奉献艺术,体现做人交友的真诚。我先后两次到济南齐河“东盟国际生态城”拜访世界林氏宗亲会理事长、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长、华总永久名誉会长林玉唐先生时,其见面礼就是我的四幅书法作品,以及由烟台济宁商会会长、宗亲林宪柱赠送的长卷百虎图 ,随后我与当地政府接洽,帮林玉唐宗长实现了拜揭林放故里新泰放城古镇的愿望(https://www.meipian.cn/3ki30st0?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0995366)</p> <p class="ql-block">与“东盟国际生态城”的交往中,幸会马来西亚儒商林尊文先生。先生早在1996年就完成中国名著《水浒传》马来文版的翻译工作,通过这部文学名著 ,把山东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使世界更多人认识山东、了解山东、爱上山东。他积极推动东盟国家高校与中国的教育交流合作,将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放在中国,把山东这块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推向世界,成为链接与东盟文化的纽带,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https://www.meipian.cn/5g3fv2bm?first_share_to=copy_link&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60995366</p> <p class="ql-block">林尊文先生现在是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会长、世界林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马来西亚发林集团山东发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因崇拜先生带领东盟华商在大陆投资兴业的壮举,被先生的儒雅风度、远见卓识以及文采所折服,用我自己交友的方式,将先生名字“尊文“ 精心创一幅书法作品奉赠与先生: “尊礼尚贤,以文载道”,先生欣然接受。</p> <p class="ql-block">以书会友,以书传情,用纯情,用真心,竭全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托起一片蓝天,用中国书法艺术浇出葱郁田地,这就是我的现在:一个退休老头与大众生活相拥抱,与市场相结合,既能体现书法艺术的价值,又能闪耀人性的光辉,我在倾心做我喜欢、大众推崇、社会需要的事。以此心态,为表达自己的心意,为台湾林氏宗亲林同仁先生精心题写了一幅嵌名书法作品:“双木同从,人人同仁”。</p> <p class="ql-block">林同仁宗长,是我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他是台湾新北市娱乐休闲业产业工会理事长、台北市中山会林姓副理事长、中华选美协会执行顾问。为促进台湾与大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他长年奔波于海峡两岸,促成多地政府与台商投资大陆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项目。我也有幸被林同仁先生聘为“台湾新北市娱乐休闲业产业工会第四届顾问”。 </p> <p class="ql-block">为丰富我个人书法艺术展作品,在全国林氏宗亲书画名人圈里,求得两幅贺展作品,一幅是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欧洲部部长、世界林氏始祖坚公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林振亚宗长;另一幅是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所教授、中书协会员、桂林市雁山区书协林文宏主席。他们都是用我的嵌名联(森林焉能屈指,沧海岂可斗量)精心提供书法精品,为我的书展增辉添彩。</p> <p class="ql-block">我的退休生活丰富风采,完全将书法艺术融进我的生命里,修养自身,娱乐大众,服务社会,传递正义,宣传主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文化,用艺术、文才和高尚品德扣开权力与资本的大门 ,赢得尊重,赢得认可,赢得信任,赢得推崇,游走在社会各界,潇洒自在。</p><p class="ql-block"> 守护所爱,才是真成功。“善小而为,终成大德“。与朋友们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