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共饮,往事皆成回甘

倚梅听雪

<p class="ql-block">文:倚梅听雪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57192171</p><p class="ql-block">出镜:倚梅听雪</p> <p class="ql-block">人生道上,总有几段日子是咬着牙才能捱过的。那些时刻,天光是灰的,脚步是沉的,心里头像是压着一块浸了水的湿布,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滞涩。你会反复咀嚼自己的失败,质疑当初的选择,觉得四下无路,自己仿佛是被遗弃在孤岛的困兽。这感受,真切得如同皮肉之苦,半点由不得人矫情。</p><p class="ql-block">然而,人世间最大的玄妙,莫过于时间那双无形的手。它是一位极富耐心的酿酒师,我们经历的一切,无论甘苦,都是它手中的原料。它不言不语,只是静静地将这些原料封存在岁月瓶子里,等待着那场名为“过往”的发酵。</p> <p class="ql-block">若你将今日令你坐立难安的难题,放到一年的光景之后再去打量,会发觉那尖锐的刺痛感已然钝去。它或许会变成你与三两知己茶余饭后的一句笑谈:“嗨,想起去年那会儿,我为了那件事,真是几夜都没合眼。”说这话时,你眉头是舒展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轻快。它成了一个“故事”,并非当时的挣扎不够真实,而是因为你已从故事里走了出来,站在了岸上,回望那场风雨,自然便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倘若再将这光景拉长到十年呢?那时的回望,便更添了几分悠远的况味。当年的惊涛骇浪,在记忆的长河里,已沉淀为几朵带着光晕的浪花。它不再是让你夜半惊心的梦魇,而是成了你人生底蕴的一部分,是你性格中某道坚韧纹路的来处。你或许会在一个冬夜的炉火旁,对着安静倾听的晚辈,用一种平和而缓慢的语调,谈起那个“改变了许多”的夏天或冬天。你会发现,在叙述中,那些具体的委屈与愤怒都已模糊,清晰起来的,是那段经历如何磨去了你的浮躁,教会了你包容,让你懂得了“慢下来”的智慧。它像一块被岁月打磨温润的卵石,静静地躺在你生命的河床上,成了你之所以成为你的、一个有力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其间的心境流转,何尝不是时间酿出的酒?年少时那点单薄的烦恼,是清浅的米酒;而中年以后“识尽”的愁滋味,却是一壶浓烈的、难以入口的烧刀子。时间这位酿酒师,并不急着让我们喝下它,它只是等着,等着我们的人生阅历增长,等着我们的心量拓宽,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有了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再次捧起那杯曾经辛辣刺喉的酒,一饮而尽时,竟在喉头品出了一丝深长的回甘。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淡然,便是回甘的滋味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当我们被眼前的困顿逼到墙角,觉得喘不过气时,或许可以试着在心中为这位“时间的酿酒师”留一个位置。不必强颜欢笑,也无须立刻释然,只需在坚守的间隙,存一份隐约的、关于未来的念想。要相信,此刻压得我们直不起腰的重担,或许是未来让我们步履沉稳的基石;此刻让我们泪流满面的苦涩,或许是未来我们故事里最耐人寻味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跨过那道坎,不仅仅是为了抵达一个更舒适的彼岸,更是为了迎接一个被苦难滋养、被时间重塑的、更加辽阔的自己。每一个“难熬的日子”,都是时间递到我们手中的、一份未经雕琢的原料。我们所要做的,是怀着一份或许自己都未必确信的勇气,接过它,然后,将其交付给光阴。</p><p class="ql-block">且与时间共饮吧。终有一日,你会发现,那些最烈的往事,都已悄然化作了唇边最醇厚的回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