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邹伯宗老师 1915一2007)</span></p><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26日,邹伯宗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温州市新工人文化宫举行。温州市文化界、音乐界、教育界代表共四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温州新兴音乐的开拓者之一、资深音乐教育家邹伯宗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邹伯宗老师百年诞辰纪念画册)</span></p><p class="ql-block"> 邹伯宗早年自原籍龙游前往上海,曾在恒丰绸厂当工人。1936年,他受聘于上海杨树浦路临青职业中学,担任音乐教员,并加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自此正式踏上音乐道路,与音乐结下终身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经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推荐,邹伯宗成为上海立信会计学校音乐班学员。该班级负责人为吕骥,教员团队包含冼星海、何士德等我国著名音乐家。在学习期间,冼星海先生不仅传授识谱知识,更教导学员以音乐为革命武器。邹伯宗深受感召,向冼先生立下誓言,承诺终生为革命音乐奉献全部力量,并随时付诸行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歌咏运动。<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span></p><p class="ql-block"> 1937年5月,上海第四区丝织业产业工会发动罢工运动,邹伯宗时任工会常务理事,因参与组织罢工,与工会骨干数十人一同被巡捕房逮捕,并以“妨碍治安罪”判刑六个月。直至“八·一三”松沪战事爆发,他才得以提前释放。出狱后,他离开上海,前往金华加入“新生救亡团”,担任抗日宣传队副队长。1938年他辗转永嘉(今温州),出任永嘉抗日自卫宣传队队长。在此期间,他编印了大量具有战斗性与感染力的抗战歌曲,指导当地民众开展歌咏活动。在他的倡导与组织下,温州歌咏运动迅猛发展,先后成立了“抗战歌咏队”“吼声歌队”“青年歌队”等多支民众抗日歌咏团体。歌咏活动所需的音乐资料均由邹伯宗个人提供,为此他耗费了大部分薪金,却坦然表示:“论物质生活,我是个穷光蛋;论拥有音乐资料之多,我却是个大富翁。”</p> <p class="ql-block"> 邹伯宗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温州歌咏运动的核心号召者。1939年1月,他当选为浙江省音协永嘉分会理事长。同年3月18日,他组织举办“永嘉县各界联合歌咏大会”,参与人数达两千多人。他亲自担任小学生合唱队、永嘉抗日会宣传队、县党部抗战歌咏队等三个团体的歌咏指挥,全程投身活动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他受聘为瑞安中学音乐教员。他把音乐课堂打造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重要阵地,选用《延安颂》《游击队歌》《流亡三部曲》等抗战歌曲为教材,同时在校内组建歌咏队、演剧队、民歌队和指挥训练组,组织学生演唱抗日歌曲,编排抗日话剧,并开展群体性歌咏比赛。当时,参与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后排左四为邹伯宗老师 1943年摄)</span></p><p class="ql-block"> 对于邹伯宗老师当年的任教情景,1941届初中学生何宗镠曾有如下回忆:</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岁月,校里迎来一位中年教师,他穿戴朴素大方,精神焕发,气度不凡,举止潇洒,他就是音乐老师邹伯宗。在音乐课上,他教我们唱抗日歌曲,一遍一遍不停地唱歌谱、歌词,短短细细的指挥棒在手里不停地挥舞。高亢、宏亮、圆润的歌喉,加上有力的动作,课堂极具吸引力,让学生毫无厌倦之感。记得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邹老师将全校十多个班级学生都集中在礼堂里,每班学生站成一个方块,十多个方块排成一个马蹄的队形,举行歌咏比赛。每班学生都唱几支抗战救亡歌曲,班班他都亲自指挥,当十多个班级唱毕,他已累得面颊绯红,额角渗汗。这样的活动在当时是很有意义的,既提高了学生的抗战意识,又丰富了课余生活。在教育并不被国民党政府重视的年代里,邹老师如此热情宣传抗日,如此辛勤教唱,实在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同为瑞中校友的周臣孚,对当年情景同样记忆犹新,在回忆文章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1938年至1940年,我在瑞中学习期间,学校对音乐课非常重视,聘请了邹伯宗老师这样知名的音乐教员。他思想进步,歌喉嘹亮,教学认真,方法独特,既教歌唱,又讲乐理,更教思想。他收集了大量聂耳、洗星海等名人创作的抗战歌曲,原原本本地为学生讲解,给初中学生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家、爱民族,同仇敌忾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他教唱时,炯炯目光和神色,随着歌词的不同而变化,当教唱《延安颂》时,严肃而神往;教唱《游击队之歌》时,自豪而欢快;教唱“流亡三部曲”时,隐隐含泪,不时发出愤怒的火花。通过他每节课的教唱与讲解,学生群情激愤,抗战情绪一浪高过一浪。</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邹伯宗积极通过文字传播革命音乐理念,先后在《浙瓯日报》《老百姓》等报刊上发表革命音乐论文、音乐知识及技巧等方面的文章三十八篇;为《温州日报》编写副刊《歌与剧》二三十期;创作二十余首歌曲,搜集三千多首抗日歌曲,编印《抗战歌咏集》和《青年歌刊》等音乐教材十余本,参与编写《抗战歌声》《抗建新歌》等七本,与胡今虚合编《抗战歌声》第四集,共收编抗战歌曲九十五首,1939年12月交给丽水会文图书社印刷出版,面向全国出售。据资料记载,《抗战歌声》一至四集共发行三万册以上,为全国各地抗战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曲目资源和坚实的精神支撑。</p> <p class="ql-block"> 关于《抗战歌声》第四集的选歌过程,邹伯宗曾回忆过一段特殊经历:</p><p class="ql-block"> 选取的歌曲中有一首叫做《延安颂》,歌词内容包括描绘景物的抒情色彩,歌颂雄伟国土的炽热情怀,叙述千百万青年的同仇敌忾,和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预示着胜利的光辉前景,确实是一首好歌,但延安是革命圣地,歌颂革命圣地的歌曲在国统区是不允许出版推广的,我又爱不忍释,不得已,便设法改头换面,将歌名改为《中华颂》,歌词中“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改为“啊!中华,你这肥沃广大的国土。”另将结束句的歌词“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改为“你的旗帜正在到处飘扬,在世界上灿烂辉煌!”这样一改之后,这首歌在国统区就通行无阻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邹伯宗老师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193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瑞安县县长吕律下令取缔青年救亡团,瑞中学生抗日救亡工作队也被勒令解散。1940年1月,邹伯宗因积极开展抗战宣传活动,被国民党瑞安县政府视为“共产党嫌疑分子”,强令瑞中不得续聘。直至县长吕律卸任后,他才于1943年2月重返瑞中任教。凭借卓绝的教学贡献,他被列为抗战时期温州名师。</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邹伯宗先后在浙南地区多所学校任音乐教员。1941年至1944年,他与李凌合编《儿童音乐》杂志,面向全国发行,开创了中国儿童音乐专业杂志出版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邹伯宗在温州师范,温州四中、五中和七中等学校任教,期间三次担任温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1954年至1978年,他连任温州市音乐教研大组组长,长达二十四年之久。他谱写歌曲一百余首,负责主编各年级音乐教材一百余册;创制推广 “五线谱认调板”,并获得专利,有效解决了当时学生仅能掌握十五个调中三个调的教学难题。</p><p class="ql-block"> 邹伯宗毕生与音乐相伴,在回顾六十余年的音乐生涯时,他曾动情地说:“我想如今可以告慰冼星海老师了,因为当年我曾向冼星海老师立下誓言,此生要奉献给音乐事业。而我始终没有忘记,始终未改初衷,这是我感到欣慰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人物名片】</b><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邹伯宗(1915—2007),浙江龙游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音乐班,师从冼星梅、吕骥等名家。抗战爆发后,曾任永嘉抗日自卫会宣传队副队长、永嘉音协理事长,为抗日救亡做了大量的文化宣传工作。1939年、1943年两次受聘为瑞中音乐教员。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四十多年,三次担任温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被称为温州新兴音乐的开拓者之一,入选《当代温州人物》《滋兰树蕙一一瑞安中学前辈名师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选自木鱼散文集《云水星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背景音乐:《拥有的回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