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星期天,大雨如注。<div> 老陈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出来,直奔滕王阁。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br></div> <p class="ql-block"> 雨幕里,滕王阁景区的这座仿古售卖亭,如一颗镶嵌在绿意中的明珠。翠绿的瓦当层层叠叠,在雨丝中泛着温润的光,飞檐微微上翘,似要将这雨的诗意尽数收纳。朱红的立柱沉稳大气,与檐下精美的彩绘纹饰相得益彰,那纹饰或缠枝或瑞兽,在雨的晕染下更显古雅。亭内挂满了色彩缤纷的折扇、油纸伞,与雨中游人手中的花伞相映成趣。虽然是大雨天,游人们的兴致不减。</p> <p class="ql-block"> 这座铜狮如忠诚的卫士镇守在滕王阁前。它通体黝黑发亮,被雨水冲刷得愈发厚重沉稳。狮首的卷毛如波涛般层层堆叠,每一缕都雕刻得细致入微;双目微睁,不怒自威,仿佛在凝视着往来的游人。颈部的璎珞纹饰繁复精美,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工艺的精湛;四肢粗壮有力,爪尖锋利,稳稳地踏在雕刻着花纹的基座上,基座的纹饰与铜狮浑然一体,尽显庄重。雨丝落在它身上,溅起细微的水珠,却丝毫未减其威严,反倒让这尊铜狮在滕王阁的古韵中,更添了几分沧桑与肃穆,如同一尊凝固的史诗,守护着楼阁的千年风华。</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采用重檐翘角的形制,层层飞檐如凤凰展翅,在雨丝中若隐若现,每一处檐角的起翘都精准考究,既具力学平衡之巧,又含灵动飞动之美。青绿的瓦当叠压有序,朱红的廊柱粗壮挺括,木构建筑的斗拱结构隐于檐下,层层叠叠,如精密的艺术品,既承托了檐顶的重量,又以繁复的雕花展现出古代工匠的技艺巅峰。老陈留下到此一游的招牌笑容。</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形似一头麒麟。石身褶皱起伏,轮廓苍劲,头部高昂,仿佛正昂首嘶吼,周身的纹理如麒麟的鬃毛与肌肉线条,在雨中更显灵动。基座的莲纹与石身的野逸相衬,将这神兽的威严与奇石的天趣融为一体,在滕王阁的烟雨景致里,宛如从神话中走来的瑞兽,守护着一方灵秀。</p> <p class="ql-block"> 雨幕中的滕王阁景区,就像是一幅清雅的江南山水长卷。层层叠叠的楼阁亭台,以翠绿的瓦当为冠,朱红的廊柱为骨,在雨丝里晕染出朦胧的古韵。那重檐翘角的楼阁巍峨挺拔,檐下彩绘细腻灵动,与周围的亭榭、回廊错落相依,展现了古建筑群的布局精妙。雨水打湿了满目的翠绿,灌木蓊郁如绒毯,柳枝在水边轻摆,将清澈的池水映得愈发温润。亭台间的木桥横跨水面,与楼阁的倒影在雨雾中交融,分不清是实景还是画境。在雨的浸润下,既有古建筑的庄重典雅,又有草木水泽的清新灵秀,宛如把千年的诗意都锁进了这一方烟雨朦胧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仰望滕王阁。层层飞檐如振翅欲飞的鸿鹄,以朱红为底,蓝绿为饰,那些精美的斗拱、彩绘在雨丝中熠熠生辉,每一处纹饰都似是工匠以时光为笔,镌刻下的艺术密码。“滕王阁”的匾额在最高处熠熠生辉,下方“东引瓯越”“瑰伟绝特”的题字,与建筑的瑰丽交相辉映,诉说着千年的文韵风流。</p> 滕王阁造型古朴的香炉。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滕王阁虽说不能看到“落霞与孤鹤齐飞”,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还是有的。老陈从最顶的6楼依次往下,每一层都转了转,主要有壁画、滕王阁序、竹书、对联、竹诗、汉画、编钟、商品部等。这幅壁画描绘了古代乐舞与神话场景:众多身着飘逸古装的人物或翩然起舞,或奏乐助兴,姿态曼妙灵动;还有仙鹤等祥瑞意象点缀其间,传递出祥和雅致的氛围,仿佛将一段古代宴乐的盛景定格于墙面,生动再现了滕王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中,关于宴饮、歌舞的繁华片段。</p> <p class="ql-block"> 这幅滕王阁壁画堪称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它采用了重彩镶嵌的工艺,以大量鲜艳饱和的色彩,如明黄、绯红、靛蓝、翠绿等,构建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壁画构图极为繁复饱满,将众多人物、场景元素高密度地融合在画面中,却又层次分明。壁画生动再现了古代的乐舞、仪仗、军旅等场景:一侧可见身着古装的乐师们演奏乐器,神态专注;还有造型夸张、富有祥瑞寓意的舞狮形象,狮身色彩斑斓,充满动感;另一侧则是骑兵列阵、将士挥戈的军旅画面,人物姿态各异,马匹矫健,仿佛能感受到千军万马的恢弘气势。</p> <p class="ql-block">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这是清代诗人宋荦任江西巡抚期间创作的一副楹联作品,上联描绘了滕王阁山水景色,并追忆滕王李元婴,全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呈现人文胜迹的文化意蕴。</p> <p class="ql-block"> 以金黄为底色的“百蝶图”。数十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翩跹飞舞,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蝶翼扇动的轻盈。下方的花卉景致朦胧细腻,与蝴蝶的灵动形成虚实呼应,为画面增添了层次与意趣。</p><p class="ql-block"> 高阁有人文之最,雄奇壮丽,唐代文章巨子,除王郎韩愈,更谁侧显其间。此联位于五楼东厅,由江西诗社魏向炎所撰,意为:滕王阁的杰出是大家公认的,瑰丽雄伟绝无仅有风格独特;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奇壮丽,唐代的文章巨子,除了王勃、韩愈,还有谁的文采能超过他们呢?</p> 远眺八一大桥。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的斗拱结构,尽显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妙与美学的绚烂。斗拱以鲜艳的朱红为主色调,搭配细腻的白、蓝纹饰,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构件之间层层叠叠、榫卯相扣,如精巧的机械装置般严密契合,既承担着建筑的承重功能,又在造型上呈现出灵动的韵律感。其雕刻与彩绘工艺尤为精湛,斗拱表面的卷草、云纹等纹样线条流畅、细节考究,色彩在红底的衬托下愈发富丽,与上方飞檐的翘角、檐下的彩绘相互呼应,将滕王阁的古典雅致与建筑艺术的恢弘气势融为一体,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是滕王阁作为历史名楼在建筑美学上的精彩缩影。</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的附属建筑在雨幕的映衬下更显古典雅致的江南韵味。建筑以翠绿的琉璃瓦覆盖屋顶,飞檐翘角的造型灵动飘逸,红色的立柱与门窗在绿意中格外醒目,檐下还饰有精美的彩绘纹样,尽显传统建筑的工艺之美。建筑间的廊庑连贯成线,灰砖铺就的地面被雨水打湿,泛起温润的光泽。周围的园林景致也颇为精巧,圆润的绿篱修剪得一丝不苟,与错落的树木、远处的池水相映成趣,整个景观在雨雾中氤氲出朦胧的诗意,既保留了滕王阁建筑群的恢宏格调,又以细腻的园林布局和湿润的氛围,展现出江南名楼附属景观的婉约与精致,仿佛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古画。</p> <p class="ql-block"> 大片的林木郁郁葱葱,深浅不一的绿色交织成浓密的林海,柳枝低垂于水面,随风轻拂,更添灵动。一汪池水镶嵌在林间,水面澄澈,几座小亭与石景点缀其间,与树木相映成趣。远处还能看到风格各异的建筑,白墙灰瓦与绿色琉璃瓦的屋顶错落分布,在绿意的环抱中,尽显古典雅致。雨雾的朦胧感为景色蒙上一层诗意的滤镜,既有滕王阁建筑群的古朴韵味,又有江南园林的婉约灵秀。</p> <p class="ql-block">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流不息,现代都市的活力扑面而来。中景的河流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连接起两岸的高楼大厦--这些摩天建筑风格多样,勾勒出繁华的都市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景区的绿色琉璃瓦屋顶翘角飞檐,尽显古典建筑的雅致风韵;绿地与园林景观葱郁清新,蜿蜒的小径似在林中织就绿网;更远处,赣江如练,江面船只隐约,江边的现代化高楼群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勾画出都市的繁华轮廓。雨雾如轻纱,让滕王阁的古韵与南昌城的现代风貌在湿润的空气中交融,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与城市发展的脉动在此处共鸣,生动展现出南昌这座城市在时光流转中,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古文献里关于滕王阁的赞语:堂前明月须邀庄上高人。槛外长江永伴波中倒影。······</p> <p class="ql-block"> 这幅滕王阁里的青绿山水壁画,以浓淡相宜的青绿色调为主,绘就了连绵不绝的山峦。山峰形态各异,有的陡峭险峻,有的浑厚苍劲,山间云雾缭绕,如轻纱般缥缈,增添了朦胧的意境。飞瀑流泉从山间倾泻而下,与山石、植被相映成趣,展现出山水的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 海景山水壁画,以清新雅致的青绿配色,铺展出海山相依的壮阔图景。海浪浩渺,似有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连绵的山海错落分布,山体岩石纹理清晰,或陡峭或舒缓,其上覆盖的青绿植被,为画面增添了蓬勃生机。云雾在山海间悠悠飘荡,如轻纱般朦胧了边界,让山海景致更显空灵悠远。</p> <p class="ql-block"> 这幅滕王阁壁画以青绿山水为基调,绘就了一幅月夜山峦图。群山层峦叠嶂,岩石纹理被细致勾勒,或雄浑巍峨,或陡峭峻拔。山间云雾如轻纱流转,将山峦掩映得若隐若现,增添了空灵缥缈之感。一挂飞瀑从山间倾泻而下,与山石、植被构成灵动的山水景致。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遍山海,为画面更添静谧悠远的意境。</p> 滕王阁古文献展厅。 <div>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br></div><div> 《滕王阁序》木刻。《滕王阁序》是王勃的代表作,全文如下:</div>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r>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br>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br>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br>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br>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br>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br>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br>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br>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r>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p class="ql-block"> 壁画《临川梦》,以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为创作蓝本,用梦幻般的艺术风格展现。画面以蓝绿色为主色调,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左侧是汤显祖的形象,他身着白衣,手持酒壶,似在构思戏剧;中间和右侧是《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里的经典场景,杜丽娘的婉转、霍小玉的痴情等人物形象通过飘逸的服饰、灵动的姿态呈现,还有乐师奏乐、舞者翩跹的画面,将戏曲的婉转、梦境的奇幻融为一体。这幅壁画运用现代艺术手法,结合传统戏曲元素,既是对汤显祖戏剧成就的致敬,也让观者在滕王阁中沉浸式感受赣鄱文化与戏曲艺术的交融之美。</p> 落霞与孤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诗句了,王勃以工整的对仗、动静结合的手法、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壮丽画卷。 编钟与弥勒佛。 王士成精微艺术馆。 俊采星驰。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二层“人杰厅”的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长23.9米、高2.55米,由画家蔡超领衔创作,展现了自先秦至明末的80位江西历代名人。画面以工笔重彩技法绘制,将不同时代、身份的名人和谐统一在同一空间:有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巨匠,文天祥等爱国志士,朱熹等思想大家,还有能工巧匠等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服饰、神态各具时代特色,或执笔创作、或议事论道、或抚琴品茗,生动还原了江西名人的风采与成就。这幅壁画不仅是艺术杰作,更是赣鄱文化的缩影,呼应了《滕王阁序》“人杰地灵”的赞誉,让观者直观感受到江西千年文脉的璀璨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内的《时来风送滕王阁》浮雕,以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典故为核心内容。浮雕采用石材雕刻,技法精湛,层次分明。画面中央是王勃的形象,他衣袂飘飘,神态昂扬,尽显才子风采。周围环绕着波涛、帆船等元素,还原了“时来风送”的意境,还有侍从、宾客等人物点缀其间,生动再现了当年滕王阁上群贤毕至、王勃挥毫泼墨的场景。它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王勃与《滕王阁序》传奇故事的具象化呈现,也为滕王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 帝子长洲,仙人旧馆;将军武库,学士祠宗。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内一处极具宫廷风格的展区,装饰富丽堂皇。红色立柱搭配蓝白相间的柱身纹饰,与顶部色彩斑斓的彩绘天花相得益彰,天花以黄绿为主色调,饰有繁复的几何与花卉图案,尽显古典建筑的精致华美。中央陈列着金红相间的龙纹宝座,周身雕刻的金龙栩栩如生,尽显皇家气派;周围还摆放着古代冠冕、华丽戏服等展品,仿佛重现了古代宫廷的仪仗与规制。</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建筑细节极具古典韵味。红色立柱鲜艳夺目,柱身与顶部的彩绘装饰交相辉映,彩绘以黄绿为底色,点缀着蓝红花卉与如意纹样,工艺细腻繁复。中间的镂空木质月洞门设计精巧,周围的格栅由各色木块交错拼接,形成富有韵律的几何图案,透过格栅可看到后方带有雕花与窗棂的木门,层次丰富。场景色彩浓烈而协调,传统木构工艺与彩绘艺术完美融合,尽显滕王阁建筑的典雅精致,仿佛一幅立体的中式古典美学画卷,让观者能深切感受到江南名楼的建筑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旁的这处亭阁为双层飞檐结构,覆盖着翠绿的琉璃瓦,飞檐翘角灵动舒展,檐下饰有蓝白相间的彩绘纹样,图案精美繁复,尽显古典建筑的细腻工艺。棕红色的立柱支撑起楼阁,与周围的绿树、湿润的地面相互辉映。远处的现代建筑与江水船只若隐若现,传统亭阁与城市景观、自然江景交融,在雨雾的晕染下,营造出一种跨越古今的诗意氛围,既展现了滕王阁的建筑之美,又传递出江南名楼在烟雨朦胧中的独特韵味。</p> 老陈在滕王阁一楼的华夏圣旨博物馆里也看到了不少好玩意,除圣旨、科举牌匾外,里边还有滕王阁的历代模型和现阁模型等。 椿荣萱茂与雍宫雅望匾。 华夏圣旨博物馆的阁内入口。“庄椿燕桂”匾,此语出自古代典故,常用于祝颂长辈或德高望重之人健康长寿、家族兴旺。 <p class="ql-block"> 杖锡耆宝与策杖园桥匾。</p> <p class="ql-block"> 清朝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的圣旨。</p> <p class="ql-block"> 匾额“徽教发祥”。木质匾额色泽古朴,鎏金大字虽历经岁月仍显厚重,“徽教发祥”四字寓意深远,推测与徽州文化或教育传承相关。</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椿荣萱茂”匾额,整体装饰精美,文化内涵深厚。正中以鎏金大字书写“椿荣萱茂”,“椿”代指父亲,“萱”代指母亲,寓意父母安康、福寿绵长,是传统孝道文化中对长辈的美好祝愿。匾额以红色为底色,搭配蓝金相间的边框,纹饰繁复且工艺精湛,金色部分在岁月中仍显华贵,蓝色纹饰的缠枝、回纹等元素极具古典韵味,尽显当时的工艺水准与审美风格。从两侧的题款可看出,它与“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校”(今江西师大附中前身)及民国时期的教育人物相关,是民国教育背景下,亲友为表彰长辈或表达敬意而定制的匾额,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化纪念意义,也是研究民国时期教育界人际往来、民俗文化的实物佐证。</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653年,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兴建此阁,由此得名。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首次重修,王勃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令滕王阁声名远扬。从宋至清,滕王阁历经风雨,多次修毁重建。1926年,它不幸被毁,直到1983年,滕王阁迎来重建工程,并于1989年10月8日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续写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 从滕王阁历代模型展示中,人们可从中直观地看到滕王阁建筑形制的历史变迁。唐阁。</p> <p class="ql-block"> 宋阁。</p> 元阁。<br> 明阁。<br> 清阁。<br> 在文革期间滕王阁也难逃一劫而毁于一旦,现在看到的滕王阁是文革结束后,新建的老建筑。现代"金阁"模型。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滕王阁铜制模型,又称"阁中阁",按1:25的比例制作,台座采用桂林白矾石打制。<br> 敦素居与齿爵俱尊匾。“齿爵俱尊”意为年龄和官职都很高。 梁孟齐辉匾。“梁孟齐辉”是清代木雕牌匾中的常见题材,通常用于表达对家族长辈健康长寿、家庭和睦的祝愿。 <p class="ql-block"> “才冠成均”:“成均”指古代的大学,后也泛指高等学府或教育机构。“才冠成均”意为才华在学府中位居第一,是对一个人学识、才华的高度赞誉,体现其在学问领域出类拔萃。</p><p class="ql-block"> “马射南兖”:“南兖”为古代地名,“马射”指骑马射箭的技艺。此四字寓意在南兖之地,骑马射箭的技艺超群,展现出过人的武艺与胆识,是对其军事或技艺才能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婺光长焕”:“婺”常与婺女星相关,象征女性的美好品德或家族中女性的荣光;“长焕”意为长久焕发光彩。整体寓意家族中女性的美德与荣光能够长久传承、熠熠生辉,体现对女性品德修养的赞誉与对家族荣耀延续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庆余堂”:“庆余”取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寓意积累善行的家族必然会有多余的福庆。“堂”是家族厅堂的代称,这块匾额表达了对家族行善积德、福泽绵长的美好祈愿,寄托了希望家族福气深厚、余庆无穷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 “福叶寿华”寓意福气如枝叶繁茂,寿命似繁花永续,是对福气绵长、长寿安康的美好祈愿,表达了希望福泽深厚、生命如华彩般绚烂持久的愿景,蕴含着人们对幸福长寿的殷切期盼。</p> 清代服饰展柜。 <p class="ql-block"> 南昌浔阳楼,在细雨的笼罩下,更显古朴雅致。这座多层的古典楼阁建筑,飞檐翘角,红墙绿瓦,装饰着精美的彩绘,尽显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华丽。楼阁的匾额上“浔阳楼”三字清晰可见。周围绿树环绕,红叶绿枝与古楼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特意转到南昌八一大桥上,去看看传说中的黑猫白猫。</p> <p class="ql-block"> 八一大桥最出名的应该算是它的镇桥之物--“黑白双猫”了,用图腾猫作镇桥之宝在中国好像也没有第二家,灵感可能是来自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2009年6月10日起八一大桥就要封闭维修了,幸好这次老陈还能看到。希望以后的旅程中继续有庐山“好运石”给予的好运气陪伴着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