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回响:在尼罗河与黄河之间》(离别之日)

木舒心斋

<p class="ql-block">  埃及的最后一夜,我们吃了一顿中餐。异国的中餐格外香,仿佛所有的乡愁都在熟悉的味道里融化。上车后得知返程的时间比预期更紧迫,大力老师的告别话语突然把我的心轻轻拧了一下——那感觉像被柔软又锋利的东西划过,在心上留下永恒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大力老师的声音如尼罗河水般流淌,一路为我们讲述这片古老文明的脉络。从出发到归途,他的微笑始终如一,如同沙漠中永不干涸的泉眼。</p><p class="ql-block"> 分别的时刻来得猝不及防。看着朱老师和丹丹老师送大力老师他们下车,几位同行者前往酒店,留在车上的我们心里突然空了一块。离别是酸酸的,像未熟的青柠。我后悔没有在下车时给他们一个拥抱,一次用力的挥手。空着的手,空着的心,在异国的夜空下格外分明。</p><p class="ql-block"> 相聚总是短暂,分别总是必然。所幸旅途一切顺利,汽车飞机准时,安排妥帖。回程航班上,无数回忆在脑海中翻涌。生命还在延续,而这样的恩赐何其珍贵——从异国飞回祖国怀抱的每个座位,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当飞机降落在祖国的土地,亲切与自豪瞬间涌上心头。机场的秩序井然,那有条不紊的节奏,让我对这片土地生出更深的敬畏。对这个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除了敬畏,更生出一种幸福的质感。</p><p class="ql-block"> 飞机即将降落上海时,透过舷窗望去,高楼如林,整齐排列。那些移动的楼宇仿佛永恒的界碑,人们在下面行走,生活继续。而在埃及看到的金字塔,此刻想来,恰似中国古老墓碑与文化符号的遥远映照。</p><p class="ql-block"> 两个古老文明,都在诉说着人类的故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的血脉是祖辈传承的印记。尼罗河畔的古老,黄河长江的文明,各自璀璨,又彼此呼应。</p><p class="ql-block"> 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我突然渴望沿着黄河走走,顺着长江看看,去寻觅流淌在河畔的古老文化。看过别人的文明之后,我们更懂得珍视自己的根。</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细节或许会随时间模糊,但对祖国的情谊、对文明的敬畏,只会随岁月愈发深远。它给予的文化启示与生命意义,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已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文明的对话从来不是比较,而是互相照亮。在金字塔下想起长城,在尼罗河边思念黄河——这或许就是旅行最深的馈赠:让我们在看见世界的同时,更清楚地看见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