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年从西老泉去娄敬洞跟泰山群走过一次,而反穿却未曾有过。这不,董哥发帖周日要带大家去,30多驴友积极响应,兵分3路乘坐795路公交车一大早就来到大娄峪村。</p><p class="ql-block"> 娄敬是汉初谋臣,被汉高祖刘邦赐为刘姓,所以又叫刘敬。后来他隐居在莲台山透明洞修行多年,此洞被称之为“娄敬洞”,下面山村遂称为大娄峪村。莲台山景区为小娄峪。</p> <p class="ql-block"> 传说晋代卖油郎油博士王质推着车子卖油至此,忽然车轴断了,他便提着斧头上山寻找檀木做车轴用。来到山洞,发现两个老头正在对弈。他看得入了迷,还吃了老头递给的一颗桃子。只觉得周围植物黄绿交替很多次。忽然他想起车轴的事,匆忙下山,哪知道手里的斧柄已烂,车子不知去向,这才知道遇见神仙。凭着印象寻至家中,可是重孙说起他来,那是100多年前的事。他又去山洞,只看到棋盘,两个老头早已无影无踪。据说那两位神仙就是张良和娄敬。后来他忧郁而死化做一只鸟,天天悲惨地鸣叫“油葫芦”。人们便把这种鸟叫“油葫芦鸟”。这个故事和我们章丘绣惠镇山头店村“烂鱼店的故事”如出一辙。只是主人公卖鱼,把鱼寄存旅店,他一个人上了玉皇山。也是遇见两个老头下棋,吃了桃子,周围黄了绿了很多次。下山鱼篓和扁担也烂了……</p> <p class="ql-block"> 娄敬洞是济南市最大透明洞,里面凉风习习,伸手不见五指。好在大家有备而来,20余只手电让洞内灯火通明。三角形洞口高8米许,至洞顶足有40米。看来可以容纳数千人不成问题。175米距离走了5分多钟。夏天来时,洞顶一堆堆蝙蝠聚集在那里,发出啾啾的鸣叫,胆小的人却吓得停滞不前。</p> <p class="ql-block"> 莲台山因形似一朵莲台而得名,天然山洞也多,据说有72洞。从娄敬洞右转下行不远,一座宽4米,高5米,深10米的三清洞呈现在眼前。洞内残存一座神像,石壁刻有“大清康熙五十七年四月”碑记一篇。</p> <p class="ql-block"> 不仅泰山有南天门,莲台山也不例外,只是不大而已。石砌玉皇庙就在门内,自然主祀玉皇大帝。其实玉帝真名叫张百忍,相传因其德行深厚,被众神推举为“终身天帝”,后尊称玉皇大帝的。</p> <p class="ql-block"> 八卦洞依山而建,高、深均10余米,进门左侧石壁刻有图像,传说仙人用八卦炉在此炼丹得名。</p> <p class="ql-block"> 和八卦洞相隔几米的火龙洞相对小些,但很别致。高处洞顶外岩石探出很大一块,如若天然厦子,这样形成上窗下户样,即使下雨下雪也淋不到山洞。里面还有张石榻,洞内冬暖如火炉样故称火龙洞。</p> <p class="ql-block"> 老君洞就在数丈悬崖之上。要转折两段台阶上去。高处那20几级整体岩石开凿出来的台阶,宽度不足一扎,刚容一个人上下,坡度接近50度,十分陡峭。好在有石栏铁链可以抓住,还算比较安全。大门门楣刻有“道冠古今”四个金色大字。老君洞门口有幅对联,上联是:上天下地我独尊;下联是:前古后今道远大。横批:福佑群生。可见老子道家学说的确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老君洞长、宽、高约为4米。太上老君骑青牛塑像依然成标配。向老君爷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也是众望所归。</p> <p class="ql-block"> 出老君洞前行右转,顺着几十米高绝壁前行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母洞,来莲台山不爬王母洞简直不成游。王母洞远观,宛如女性生命之源。传说王母娘娘曾经在此修炼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洞口镌刻的对联“壶中灵药山中采,宴内蟠桃洞中寻”和横联“西望瑶池”,暗示该洞与西王母的瑶池及蟠桃盛会相关。更为王母洞增添几分神秘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 进门右侧一尊真人般大小的王母石像端庄秀丽,体态丰盈,衣带飘然,不知为何双手拄剑只是赤足站立?</p> <p class="ql-block"> 王母洞分上下两层,开凿竖井相连,井壁高13米,有石阶铁链可踩可抓,不过只能空身攀登。石壁凿出的青石台阶被踩踏的没了棱角,十分光滑,必须一步步抓牢踩稳,上来还得鹞子翻身。上洞高15米,宽3米,深40余米。洞口呈竖梭形,站在洞口远望峰谷,郁垒远围,阮峭高峙,山林野卉,争逞异态,就像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狭长的上层山洞越往里越狭窄,最深处刚容一个人爬进去。里面漆黑一片,还很潮湿。不过真是个天然修行好去处。难怪说王母娘娘相中这地方了。</p> <p class="ql-block"> 主佛殿坐落在娄敬洞出口右侧悬崖上,属于小娄峪最高点。内祀3米多高金光闪闪的佛像,成为镇山之宝。我们也从这里开启了去西老泉之路。</p> <p class="ql-block"> 那次从西老泉过来,下悬崖没觉得多么难下,而上崖却是有点艰辛,步步登高可不那么容易。连续拔高不下二百多米,可不是闹着玩的事,真感觉出汗了。</p> <p class="ql-block"> 大山旁边一座奇峰引起我们的注意。简直太像一位身着铠甲坐端坐的老将军。你看那头盔,那飘洒地一幅银髯,那膀臂,那身姿越看越像,说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点都不过分。</p> <p class="ql-block"> 山顶的大风也格外硬,果然强风知劲草,头顶的帽子卡扣都要缩紧箍在头上,说刮飞了真不夸张。明天大降温,看来冬姑娘的先锋官已经给了个下马威。</p> <p class="ql-block"> 越是天冷,南蛇藤开得越艳。火红的花蕊迎风怒放,如果来一场白雪,更能彰显她那楚楚动人的英姿。南蛇藤不仅颜值高,药用价值也更好,它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活血通络,常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现代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可能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潜在作用。</p> <p class="ql-block"> 从北边看南边那座突兀的山峰很有特色,犹如南天一柱,直插云霄。非常雄伟,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待一路峰回路转原来是鸡冠山。真应了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可是在济南爬山七年一直错过了几次鸡冠峰去九重天的机会,未曾一睹芳容,实在遗憾。</p> <p class="ql-block"> 相传不知哪个朝代有位商姓道人在此修炼,经常周济百姓,受到人们爱戴,后来得道升仙,被尊为云仙真君。传说他在此仙居200年,饮用此泉水,故名老仙泉。古时该村因泉称老仙泉庄。只是近几十年改为西老泉村的。</p> <p class="ql-block"> 来过该村多次却不知道老仙泉在哪里。原来村东山坡海拔287米地方,有眼泉水从岩石缝隙里流出。如今泉水源头已盖起小屋保护,一年四季水流不断。为方便饮用,特意引下管子接水。</p> <p class="ql-block"> 山间还有几个熟透的柿子没人摘,一个个如同金黄色小灯笼挂在枝头,可是落下来就是一滩泥。留下的风干了就成好吃的柿子干。每当大雪封山,它便是鸟雀们口粮。鸟儿们渡过难关来年多捉虫子吃,看来这也是山里人一片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周三读书会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加精到939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835篇。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2023年6月,2024年8、9月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2025年又荣登壹点号4月份风云榜。6月份又获得母亲节优秀征文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