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岁月,醉美溧水行

游龙

金秋岁月,阳光明媚,暖意融融。芜湖市老年学会医疗保健分会组织了85人,乘坐二辆大巴,大家怀着美好的心情,携手踏上了溧水之旅!<div> 这一次,我们将共同漫步在江南水乡般的无想水镇,访古探幽私家博物馆的周园,游览观音寺的园林景观。老友相伴,笑语盈盈,一路充满着欢声笑语。</div> 澄澈的蓝天缀着棉絮般的白云,一座石栏桥横跨碧水,桥畔停泊着小巧的红船,为画面添了几分灵动。桥后,无想水镇的唐风建筑错落分布,黑瓦坡顶、木构屋舍,带着古朴雅致的韵味。岸边树木斑斓,或翠绿、或金黄、或绯红,在秋日暖阳下层次分明,将水镇衬得愈发诗意悠然,仿佛一幅浸染了江南灵秀的水墨长卷,尽显无想水镇的温婉与雅致。 2025 年 11 月 11 日的无想水镇,芜湖市老年学(协)会医疗保健分会的会员们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把 “国风无想,唐潮万象” 的古韵背景,在快门按下的瞬间,成了岁月里不会褪色的珍藏。 无想水镇的游客中心的装饰十分典雅,一幅全景布局图将溧水的山山水水一览无余。 溧水“无想山”和“无想寺”是溧水的名山和名寺,南朝梁代,名臣韩熙载(南唐后主李煜为考察韩熙载,派画师顾闳中潜入其府邸,以目识心记创作了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曾隐居于今无想山一带。他在此处结庐读书,追求 “心无妄念、清静无为” 的状态,将居所命名为 “无想庵”,后来“无想庵”逐步发展为“无想寺”。 无想水镇的开发以当地历史文化为核心,为延续地域文脉、凸显文化特色,便沿用了 “无想” 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名称,既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让水镇自带一层清幽、宁静的气质。 在景区霓裳广场,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牌楼,牌楼后面就是城隍庙的山门了。牌楼背面匾额正中有“福佑众生”四个大字,左右两块分别为“保民”“安邦”,颂扬城隍赐福,爱民如子的功绩。 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兴古镇的兴起,建筑风格、布局、经营模式和文化氛围如此的相似,几乎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想天天见到你”诸如此类的亲和性语言在古镇旅游中比比皆是。不过无想水镇这幅独树一帜的绽放玫瑰壁画俨然成了女性朋友拍照打卡地。 咔哒一声,留下瞬间的美好和幸福的回忆! 两位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在 “琴茶”雕塑前露出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