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陈顺志(小桥流水)</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凤来仪老师提供</p><p class="ql-block">栏目:文学趣味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思考是写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绪。老套的创作方式,只能放入书架上,让尘埃结满灰尘。想通过出书赚钱,几乎不可能。——题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业作家为何写不出高流量的文章?有多种因素造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有贾平凹躲在深山里,苦思冥想地创作《秦岭记》,有王朔写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还有麦家,抽着闷烟云雾缭绕地写出的《暗算》《解密》《人生海海》等。这些“老炮儿们”的文章,曾经红极一时,但当下文学环境大不如从前了,反而,一些普通写作者,一夜之间爆文,流量在千万+或上亿+,他们通过网络赚取不少的银元。有好多中国作协会员,乃至省内的作协主席,他们的书几乎无人问津,油腻的墨香,只能放在书架上成为摆设,到像个“博物馆”,想赚钱?想都别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会这样?根据我的观察,大致有如下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作家们看重的是名声,忽视了阅读者的实际“胃口”,把流量搁置一边,所以,导致存在感与流量的错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业作家的创作围着“有深度的价值”兜兜转转。他们喜欢用深奥的文字解释冰冻素梅,以及生命的韧性,即使,史铁生坐在轮椅上,还在琢磨生死大事,这类文字使得读者们令人生厌!如同嚼蜡之味,怎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网络平台,讲究的是实际效应,简言之,就是“粉丝”群。“谁的粉丝多,阅读者就越多,追星族成了新时代的画影”。比如:《我们苦了一辈子,为什么还那么穷》《俄罗斯婚姻,我的小丽娜》《宝宝爱哭闹,是有原因的》他们这些文章,没有豪华的词语叠加,也没有诗意盎然,而是,普通的家庭琐事,却得到了千万家庭的认可,流量一夜之间爆文,平台只能乖乖付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出版社与网络平台并不矛盾,无非是市场化与体制化的区别。体制化的出版社,要经过审核,专业作家协会介绍获批,层层加码,还要经过印刷厂印刷,既付钱,又要浪费时间,等到出书时,青丝变成了白发。何况,出书的价值趋向是堆在仓库里,宛如“一堆烂黄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像网络平台,一台电脑,手指打键,噼里啪啦的文章,含有批量的新闻八卦,使读者抢着买单,那叫一个爽!文字不需要长篇大论,几千把字的文案,几句短诗,他们崇尚的是,诗与远方,银元在身旁。气的老作家们吹胡子瞪眼,犹如司马懿气死诸葛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作家写书很慢,一本书,要写好几年,有的封存期达十年之久,犹如老道士闭关修炼。创作思路“温水煮青蛙”,等到AI的出现,他们还沉浸在清朝未年,甚至不知道“金矿”在哪里?自以为:安享在竹林茅舍间,听溪水潺流,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谱的是,他们反对文学的更新,网络摧残了文学的真谛。他们评价:现代网络文学是“狗吃热泡饭,是速食客”。他们这种思路,注重题材,一言贯全篇,他们不愿意蹭流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池残荷岁月老,喧嚣退去独自欢。他们认为:浓有浓的颜,淡有淡的妆。在生命的最后,也要留下最美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深度思考不如实用技巧更吸引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流量文章的关键是能满足普通人的需求。比如,一瓶化妆品实用美颜,一本五感法的作文写作,都能精准踩中年轻的少妇,女人过了30岁,都希望容颜不褪,护肤品对她们来说,青春岁月何等的重要,外要体面公关,内要留住心爱之人,同样,小孩子的成长之路,宁可少吃点水果,也要买教科书,以防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换句话说,自媒体作者写作以推销广告语为导向,双向的输出,而作家习惯于单向输出,不考虑读者爱看不爱看。通常专业作家擅长“挖掘人性深处的东西”,就像中医疗法,慢慢炖中草药,没有网络文学那样的短平快,内敛的表达方式和高雅的文学表达,传播效果完全不一样,其收益状况显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作家写作都按步就班,而网络文学不按套路写文,字字诛心往读者心里靠,让读者自愿掏钱,万一文字卡顿,就用AI和豆包帮忙 。比如,林徽因的爱情,他们会在林徽因的表述上,添油加醋,整篇爱情书写得靓女动了芳心,书上是练笔,情场是老手。热度与流量成正比,钱袋子自然也鼓了起来。这种专业作家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们不愿意放下架子,他们的标签像个护身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的说回来,国家需要专业作家,文字功底还得从基础做起,教育领域的作协,对未来培养孩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代代相传,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的最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谁提写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11月16日(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