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蒙行漫记(八):掠影大同五大馆(4/5),赏阅文化地标群……

许绍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五大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中心、大剧院)集中建设在文瀛湖畔,是大同市“一轴双城”城市规划战略的核心举措,旨在通过文化地标集群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大场馆选址于御东新区文瀛湖畔,与西侧古城形成“古今交融”的城市意象。这一布局既利用自然景观资源,又强化了文化功能的集中展示,满足市民对文化、体育等多领域的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馆广场”是大同市御东新区规划中的核心文化建筑群,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体育中心等相邻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所围合或共同形成的公共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集群化布局,形成文化合力:将最重要的几大文化场馆集中布局,避免了文化设施的分散和孤立,形成了强大的“文化磁场”效应。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此进行“一站式”的文化体验,极大提升了文化活动的便利性和吸引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馆中的每一座建筑都由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设计,风格鲜明且极具现代感。用彼此独立、统一的规划语言和公共空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现代建筑博览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市博物馆:设计师:崔愷;设计理念:“龙盘虎踞,青铜文鼎”,博物馆的设计呼应了北魏皇家陵寝——永固陵的封土堆形态,呈现出一种沉稳、浑厚、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气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外观造型与寓意:建筑主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量,通过倾斜的墙体、巨大的悬挑和深邃的缝隙,创造出强烈的雕塑感和力量感。它不像传统的方盒子博物馆,更像一块经过历史风雨雕琢的巨石或夯土遗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化的隐喻:大同是博物馆的整体造型犹如一座盘踞在大地上的青铜鼎,而建筑四周环绕的坡道和立体走廊,则仿佛一条盘旋的游龙。这“龙盘虎踞”的意象,既象征了大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鼎盛与传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化价值:大同博物馆成为城市名片,标志着城市从能源依赖向文化自信的转型。也是历史容器:对大同“胡汉交融、佛道儒共处”的多元、厚重历史文化的一种现代表达。更是地标象征: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鼎、龙),成为一座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魂的经典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美术馆: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英国,Foster + Partners 建筑事务所,高技派建筑大师)。设计理念:“大地艺术与工业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福斯特的设计将美术馆视为一种“大地景观”。建筑的大部分体量沉入地下,与周围的地形融为一体,减少了巨大体量对环境的压迫感,并创造了节能的微气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术馆设计灵感部分来源于大同的工业历史。其标志性的四个金字塔形屋顶,被认为是对煤矿井架和工业棚屋的一种抽象化、艺术化的致敬,象征着对城市工业遗产的铭记与升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外观造型与寓意: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大小不一、相互连接的锥形钢结构屋顶(金字塔)。它们不仅是视觉焦点,更是功能性的采光天窗,能将柔和的自然光引入地下展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化价值:整个美术馆像一座“文化的丘陵”,体现工业城市的华丽转身,将“煤”的黑色记忆,转化为了“艺术”的金色未来,是城市产业升级和文化觉醒的强力象征。世界顶级建筑师的作品,提升了城市的国际文化品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大剧院:设计师:矶崎新(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设计理念:“流动的云冈”,呼应了大同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建筑造型为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观”,如同被风吹蚀的山峦,又似一朵凝固的云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剧院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完全不规则的、充满动感的流线型躯体。它由多块不规则的曲面混凝土壳体拼接而成,仿佛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璞玉,或是一片起伏的黄土高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市图书馆:建筑特色是独特的“金字塔”造型,最引人注目的是层层收分的退台式结构,形似一座巨大的、现代化的“金字塔”。这种设计不仅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也创造了大量丰富的室内外平台空间……</b></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 “历史的对话与文化的升华”。设计是通过抽象、提炼地方文化符号(如城墙、石窟、山脉),用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转译。金字塔造型既是对“山”的崇拜(知识如高山),也与大同周边浑厚的黄土高原地理风貌相呼应……</b></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市图书馆的设计师是美国哈佛大学科恩教授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它超越了一个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成为大同从“煤都”向“文化之都”、“旅游之都”转型的强力宣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摄于大同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馆广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9月14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