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城市邂逅邬达克”展览

信德(己丑 牛牛)

<p class="ql-block">走进长宁区延安西路 1262 号,上生·新所的一隅静谧藏着百年故事。红瓦坡顶的西班牙风格建筑,勾勒出优雅的屋脊线条,阳光下的烟囱、拱券与木门,似在低声吟唱邬达克的建筑诗篇。</p> <p class="ql-block">1931 年落成的孙科别墅,是邬达克私人住宅设计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西班牙风格为基调,融入巴洛克式细节,将欧洲建筑美学与海派生活气息融为一体。传说中,当年邬达克设计慕尔堂遇资金困境,孙中山之子孙科鼎力相助,他遂将原为自宅的别墅低价转让以表谢意——建筑因此成为情谊与理想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来留张2025年秋的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展览精心策划了“序曲·一曲初识”“奏鸣·长宁私语”“变奏·理想构曲”“回响·城市新生”“合唱·众声安可”五大篇章。</p> <p class="ql-block">邬达克是上海最具公众认知度的近现代建筑师之一。1918年至1947年的29年旅沪期间,邬达克为上海设计了百余幢建筑,其中31个作品已经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包括城市地标武康大楼)。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以及武康大楼。邬达克人生99%的建筑作品都留在了中国,甚至影响了上海的城市样貌。</p> <p class="ql-block">在“变奏·理想构曲”展厅,45幅哥伦比亚洋房蓝图首次展出,这些图纸由“创物工房”历时五年绘制,展现了邬达克如何以十余种不同风格的花园洋房构建理想社区雏形。</p> <p class="ql-block">别墅是砖木结构,揉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标志性的鱼鳞拉毛墙比普通墙面更有层次和肌理。建筑的看点有八角厢房、尖券门廊、陶立克柱子、柚木楼梯、席纹地板、黑白马赛克地砖、三座尖券门洞的后院,精致的迷你喷泉(喷泉上的四个青蛙有一个是原装正宗的可以猜猜是哪一个)和前方大片的草坪 。</p> <p class="ql-block">当艺术遇见邬达克,文化的感知诠释出城市的魅力,一位把设计城市建筑作为毕生事业的人和一位把描绘城市建筑作为毕生责任的人,穿越时空在这里相遇。从参观到漫游,总有一种方式阅读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