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雷風俠讀書會

<p class="ql-block">  身着志愿者马甲,脸上常微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帮助他人、奉献力量、传递爱心……那么关于志愿服务,你了解多少呢?</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的概念志愿服务一般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或者说,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条例》指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简言之,志愿服务就是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在参与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需要明确和理解什么是志愿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奉献自己的爱心。</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志愿服务?</p><p class="ql-block"> 1、概念了解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而提供的服务。</p><p class="ql-block"> 2、志愿服务的特点志愿服务是“人人可参与”、“处处能展开”、“时时生作用”、“物物可捐献”,具有广泛性、多重性的特质,因此,不论性别、年龄、知识和社会背景,只要基于爱心,只要你想帮助别人,都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组织与方式来达成。</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有下列几个特质</p><p class="ql-block"> 01出于个人自由参与的意愿,非强迫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02出于个人助人的动机,非谋求自己的私利; </p><p class="ql-block"> 03无报酬的奉献,非有固定的薪资;</p><p class="ql-block"> 04余暇的服务,非全部时间的占有;</p><p class="ql-block"> 05敬业的表现,有非玩乐的性质。</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1.志愿性(志愿行为);</p><p class="ql-block"> 2.无偿性(不图物质报酬);</p><p class="ql-block"> 3.公益性(服务社会公益);</p><p class="ql-block"> 4.组织性;</p><p class="ql-block"> 5.奉献自己的能力所及。</p><p class="ql-block"> 3、志愿服务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自愿性</p><p class="ql-block"> 自愿是志愿服务的根本特性,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有志于并情愿去做,具有主观能动性,服务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不应受到强迫。</p><p class="ql-block"> 无偿性</p><p class="ql-block"> 无偿是志愿服务的根本特性,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与服务对价的物质报酬、增加收入。</p><p class="ql-block"> 公益性</p><p class="ql-block"> 公益是志愿服务的本质属性,志愿服务要帮助他人、服务于社会,受益者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而不是帮助有服务义务的对象,更加不能是营利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实践性</p><p class="ql-block"> 亲身实践性重在服务,具体表现为志愿者付出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4、志愿服务的范围</p><p class="ql-block"> 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p><p class="ql-block"> 5、志愿服务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奉献</p><p class="ql-block"> 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p><p class="ql-block"> 友爱</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p><p class="ql-block"> 互助</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p><p class="ql-block"> 进步</p><p class="ql-block">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的基本纪律要求</p><p class="ql-block"> 1.服从岗位安排和调配,严格遵守工作纪律;</p><p class="ql-block"> 2.遵守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请假,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岗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志愿者负责人请假,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离岗;</p><p class="ql-block"> 3.不冒名顶替参与培训演练或上岗服务;</p><p class="ql-block"> 4.增强团队意识,注重合作沟通,共同服务进步;</p><p class="ql-block"> 5.平等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在竞争性活动中保持中立,言行不偏向任何一方。</p><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语言要求</p><p class="ql-block"> 1.语言形式上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1)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服务时只要清楚、亲切、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p><p class="ql-block"> (2)有声服务。没有声音的服务是缺乏热情的、冷冰冰、没有魅力的。服务时不能只有鞠躬、点头而没有问候,只有手势而没有语言的配合;</p><p class="ql-block"> (3)轻声服务。要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p><p class="ql-block"> (4)清楚服务、普通话服务。</p><p class="ql-block"> 2.程序上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1)客人来时有欢迎声;</p><p class="ql-block"> (2)客人离开时有道别声;</p><p class="ql-block"> (3)客人帮忙或表扬时有致谢声;</p><p class="ql-block"> (4)客人欠安或遇见客人时,有问候声;</p><p class="ql-block"> (5)服务不周时,有道歉声;</p><p class="ql-block"> (6)客人呼唤时,有回应声。</p><p class="ql-block"> 3.语言艺术:</p><p class="ql-block"> (1)尊重客人习惯;</p><p class="ql-block"> (2)不卑不亢,有礼有节;</p><p class="ql-block"> (3)不过分殷勤;</p><p class="ql-block"> (4)一视同仁。</p><p class="ql-block"> 4.常用礼貌用语:</p><p class="ql-block"> (1)礼貌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2)我国提倡使用的“十字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p> <p class="ql-block">  志愿服务常见类型志愿服务常见类型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别:</p><p class="ql-block"> 1.社会福利类 </p><p class="ql-block"> 助老服务:陪伴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如定期探访、代购生活用品等。 </p><p class="ql-block"> 助残服务:协助残疾人出行、生活自理,提供康复训练支持或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议。 </p><p class="ql-block"> 儿童关爱: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关怀、生活帮助等。</p><p class="ql-block"> 2.环保类 </p><p class="ql-block"> 环境整治:清理社区垃圾、清除小广告、绿化养护,参与垃圾分类宣传与督导。 </p><p class="ql-block"> 生态保护:开展义务植树、河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活动,普及环保知识。</p><p class="ql-block"> 3.文化教育类 </p><p class="ql-block"> 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比赛、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p><p class="ql-block"> 教育支持:支教、课后辅导、科普宣传,助力教育公平与知识传播。</p><p class="ql-block"> 4.医疗卫生类 </p><p class="ql-block"> 义诊服务: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疾病诊断、用药指导等。 </p><p class="ql-block"> 健康宣传:普及疾病预防、急救知识,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活动。</p><p class="ql-block"> 5.法律援助类 </p><p class="ql-block"> 法律咨询: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帮助维护合法权益。 </p><p class="ql-block"> 纠纷调解:协助调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促进社会和谐。</p><p class="ql-block"> 6.应急救援类 </p><p class="ql-block"> 抢险救灾:参与防汛抗旱、地震救援、疫情防控等一线志愿服务,如物资配送、卡点值守等。 </p><p class="ql-block"> 应急培训:开展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公众应急能力。</p><p class="ql-block"> 7.便民服务类 </p><p class="ql-block"> 生活服务:提供家电维修、理发、磨刀、修鞋等便民服务,解决居民生活难题。 </p><p class="ql-block"> 政策咨询:设立服务岗,为居民提供社保、就业等政策咨询服务。</p><p class="ql-block"> 8.公益慈善类 </p><p class="ql-block"> 扶贫帮困:捐赠物资、对接就业资源,助力困难家庭改善生活。 </p><p class="ql-block"> 爱心捐助:组织义卖、募捐,支援灾区或贫困地区,参与义务献血、骨髓捐献宣传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类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志愿者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技能选择参与,为社会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