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流量荒诞的表演

正心

<p class="ql-block">指尖滑动短视频,总能刷到令人心头一沉的画面:油腻的案板旁,“大胃王”端着远超常人食量的熟肉,仿佛在完成一场惊天壮举。可谁都清楚,这不是食欲的满足,而是对身体的自残——为了直播间的流量,为了屏幕上的打赏,他们把柔软的胃当成厮杀的战场,把鲜活的身体视作可以肆意消耗的工具。一年住院两三次,肝肾指标乱成一团,医生摇头叹息,家人暗自垂泪,他们却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流量来了,钱就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看着那些画面,心底泛起的不是惊叹,而是彻骨的寒意。让我发冷的不是惊人的饭量,而是他们眼中那种麻木的兴奋——仿佛只要有镜头对准、有人围观,就可以不顾一切地吞下去。这哪里是吃饭?分明是一场用生命换取关注的荒诞表演。更令人费解的是,围观者竟不在少数,有人为这份“壮举”喝彩,有人把糟蹋身体当成英雄事迹追捧。可这世间,从来没有靠作践自己换来的荣耀,那些短暂的流量狂欢,终究是镜花水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人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如今这话竟成了流量时代的真实写照。正常的生活被视作平庸,反常的闹剧反倒能吸引万众目光。于是,有人在街头装疯卖傻博眼球,有人自扇耳光博同情,有人编排虚假剧情摆拍流泪——为了那一瞬的“爆火”,为了几句虚无的点赞,他们把尊严折算成流量,把底线抛在脑后。曾经被奉为圭臬的仁义礼智信,成了角落里蒙尘的老古董;而那些装神弄鬼、哗众取宠之辈,反倒成了流量榜单上的“顶流”。老祖宗留下“人弃常则妖兴”的警言,如今回头再看,竟像一句精准的预言:当人不再坚守为人的本分,不再践行生活的常态,那些虚妄的、畸形的“妖魔”,自然就登堂入室,占据了生活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太多人把生活过成了一场没有落幕的表演。他们对着镜头伪装情绪,为了流量透支身体,以为得到了万众瞩目,便拥有了人生的价值。他们不明白,观众的喝彩从来都是转瞬即逝的——看完一笑就走,留下的只有自己残破的身体和空荡的灵魂。我们在屏幕前围观的,从来不是什么“大胃王”,而是一个个被欲望吞噬的普通人;我们追捧的那些畸形闹剧,正在一点点腐蚀着社会的价值观,让真诚被嘲笑,让朴素被轻视,让本该正常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我有时会想,如果孔子行走在今天的街头,看到这些畸形的流量闹剧,会不会痛心疾首地叹息“礼崩乐坏”?如果老子面对满屏的喧嚣与虚妄,会不会无奈地感慨“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我们总以为自己走在进步的路上,却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生活的“常道”;我们追捧着那些怪力乱神的闹剧,却反过来嘲笑真诚与朴素的可贵。我们把流量当成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却忘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尊严、有良知、有对生活本真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终究不是妖,也不该活得像鬼。流量如潮水,来得快,退得也快;镜头如幻影,聚时喧嚣,散时冷清。当掌声散尽,镜头关闭,当所有的虚妄都烟消云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是一身难以治愈的伤病,还是一颗在欲望中逐渐冷却的心脏?答案,或许就在每个人的选择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世道或许有虚妄盛行,或许有“妖魔”作祟,但我仍愿意相信,总有人在默默坚守着那份“常”——守着一日三餐的安稳,守着清晨熬汤的真诚;守着不欺暗室的良知,守着待人接物的善意;守着不说出口却始终践行的仁义,守着不为流量所动的本心。他们不喧哗,却活得最真实;他们不爆红,却能在岁月里长久地扎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流量会退去,闹剧会落幕,但那些坚守本真的人,那些守住“常道”的生活,永远会在人间烟火里,散发着温热而坚定的光芒。而我们,也该停下追逐虚妄的脚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想看什么?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愿我们都能守住那颗平常心,拒绝被流量裹挟,在朴素的生活里,活成自己最本真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