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一)国外作品

沈青

<h3>乙巳年,画展不断,此起彼未伏,接二连三四。</h3></br><h3>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举办的时间很短,11月13-16日,但规模很大,设在上海展览中心。展品丰富,不少画与艺术品都有标价,展出作品有来自国外的,看展的人也有不少外国人,今年还是第一次看展要用英语会话的。</h3></br> <h3>此展规模之大,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上下、东西两厅,均是展出的作品,除了画,还有不少其他品种的艺术品,看着有人当场买画,看着刚准备看的画被人成交了,二维码被当场记录了,这场面,看的我一愣一愣的,乙巳年是艺术年?</h3></br><h3>首集,先说一些国外展品。</h3></br><h3>1、向井修二作品</h3></br><h3>看见外国人在拍外国人,后面墙上有不少装置作品,于是我走近看了这个复合作品,名字叫《消失之房》,作者是一个日本人,向井修二。</h3></br> 这好像是一个很艺术的卫生间,马桶、一体的洗手盆与柜,墙镜,都有,这消失的是什么?是如此行为的艺术?还是……?边上的墙上,还挂了不少艺术化的小提琴,它们又与这消失的房子有何关联? 这套作品,能吸引外国人拍照留影,还不断变化动作,应该具有艺术亮点。事实上,个人感官也不错,估计以后的家装市场上会有此风格的产品的。2、卢本•摩斯作品 看见一个皮肤很黑、但穿着非常到位的人在看一幅作品,我也走近看了,题目叫《Roll over. Play dead》。 这幅作品上画了一只小狗,有不同的动作,但联系题目,感到莫名了。3、梁慧圭作品<h3>她(Haegue Yang)是一位知名的韩国当代艺术家,她常使用工业生产物品与日常用品,如衣架、铃铛、百叶窗等,通过对物质感的精致处理,结合优雅的空间感,营造出具有包围性和共鸣性的艺术效果。</h3></br><h3>这次展出的就是一件百叶窗作品,名字叫《来自丹的事实,猛击成方》。</h3></br> 看装置艺术,很费脑。<h3>4、阿莉西亚•科瓦德作品</h3></br> <h3>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名字叫《因果涌现》,用了许多镀镍铜针组成了一幅不同几何图形、大小圆形成的圆形图案。但用这些具体的镀镍铜针去猜名字,又有难度了。</h3></br><h3>5、Kool Koor作品</h3></br> 这位画家的画作名字叫《Dreamscapes》,色彩很跳,应该是在描述一个很美的梦境吧。6、希沙姆•贝哈达作品 <h3>这位画家展出了两幅中规中矩的油画,画面唯美,观赏性很强,但两幅画的名字是一样的,都叫《稀释》,只是一个系列中的编号不同。</h3></br><h3>7、Wolfgang Tillmans作品</h3></br> <h3>他展出的一幅画叫《王子泳池》,让人开开眼界。</h3></br><h3>8、Oliver Lee Jackson作品</h3></br> <h3>他展出的是一组两幅油画,题目一个,《Monotype》。不能理解这简单的英语意思与画面之间的关系。</h3></br><h3>9、Seth Price作品</h3></br> <h3>这件作品的名字叫《无尽的空墙》,是在铝复合材料上通过紫外光,将丙烯颜料和一些高分子材料涂覆形成的。我看这件作品时就想起了小外孙在学画画的课上也做过一件类似的小作品。</h3></br><h3>10、Franceca Mollett作品</h3></br> <h3>这幅油画的名字叫《春之祭》,没有看明白如此热烈的画面与祭祀有关。</h3></br><h3>看这场展览的人很多,只见一个个都是盛装而来,我感觉这些看的人中不少是艺术家或老板。当然,也有富裕家庭来看画买画的。我看见一个中年母亲带着她的中学生女儿和我一同在看画,当场在三幅画中让她女儿选了一幅买下。</h3></br><h3>(未完待续)</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Nv27jxJxfCbL4jCdK5kQ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