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时光印记】我的青春花絮

曾金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金美,美篇号:2627253</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喜欢60后圈歌:“我们都是60后,回忆似金似珍馐,乐观笑容永长留……”歌词道出了我的心声。感谢60后主持人及管理团队的老师们,是你们精心策划的“七日时光印记”的打卡分享活动,让我在回忆感受到青春的快乐和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日打卡活动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我又一次触摸到了青春的温度。我找出发黄的黑白照片,原来它承载着最纯真的友情;哼唱着年青时最流行的歌曲,仿佛看到了当初那群意气风发的伙伴们;自己一生最难忘的味道永远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它是镌刻在我们骨血里的记忆;那段自己和父母一起扛的日子,让年少的我懂得了责任和担当……那些青春的时光碎片就像一帧帧动人的画面在我脑海里回绕。</span></p> 打卡第一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雷风华,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闺蜜,这张珍藏了四十多年的老照片,它定格了我我的青春时代,也见证了我俩四十年来如初的纯洁友情。那时的我身体瘦弱,免疫力差,只要受点风寒就可能感冒,闺蜜总是叮嘱我注意增减衣服,每次我生病看医生,她总是第一时间陪伴左右,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还劝我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她常常为我买营养品。时光匆匆,但我俩那份友情依然如初,是啊!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每当回望这张老照片,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更是对这份珍贵友情的深深珍视。</span></p> 打卡第二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22px;">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插曲一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金曲,它犹如一道暖阳,穿透时光的尘埃。歌曲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娓娓道来,感染着每一个聆听者的心灵。这不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金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那时广播电台《每周一歌》也播这首歌,一到时间,我就把收音机拿在手上跟着学唱,大约用了两天时间学会了,当我唱给同学们听时还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好评!这是八十年代我们共同的记忆。</span></p> 打卡第三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家乡的甜米酒是我一辈子难忘的味道,它也是妈妈的味道!母亲酿制的甜米酒不仅是我最爱的美食,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七十年代经济条件差,农村的孩子能喝上一碗鸡蛋米酒汤就像过节一样。我因贫血身体差,母亲听说糯米做的米酒对身体有滋补作用,母亲为了我的健康,居然舍得用三十斤普通大米兑换十斤糯米,专门用它为我酿米酒。母亲还变着花样为我做营养美食:鸡蛋米酒、汤圆米酒、桂花米酒……在母亲精心照料下我的身体越来越好。如今我也会酿甜米酒,对母亲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往往从一碗甜米酒中便得到了慰藉。</span></p> 打卡第四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十五岁那年暑假,正值农村夏收时节,父母都患重感冒可他们依然坚持下地劳动,我心疼父母劝他们休息,自己承担了两亩早稻的收割工作。我握着镰刀一头扎进金黄的稻田,连续两天镰刀在手中飞舞,手掌磨出了血泡如同针扎般疼痛,但我没有停歇。父母更心疼我,母亲送来酸梅汤为我解暑,父亲一遍遍为我磨镰刀……我暗自下决心要尽快割完这些稻子,才能让父母安心,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年少的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span></p> 打卡第五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娃,父亲建造的土坯老屋是我一生幸福的回忆。它承载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与朝气蓬勃的青春,那个时代尽管清贫,却处处洋溢着质朴的欢愉。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每逢雨季,屋外下大雨,屋内便下起小雨,父母和我迅速将家中所有盆儿、罐儿、桶儿都拿出来接漏雨,屋中叮叮咚咚的雨滴声与全家人的谈笑声交织,谱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乐章。厨房里飘出妈妈的饭菜香,更让这土屋里氤氲着幸福的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工作后我们全家搬离故土,老屋也悄然消失。二十年后,三叔在原址建起气派别墅,还种植了许多果树。每年春日,三叔总是热情邀我们回乡踏青赏景。目睹老家的沧桑巨变,我心中满是惊喜与感动。</span></p> 打卡第六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时候我就特别崇拜解放军,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女战士,梦想着自己也能穿上那身橄榄绿。十六岁生日那天,当兵的哥哥送了一件军装给我,我喜出望外,一连几天都穿在身上舍不得脱。八十年代年青人穿军装就是一种时髦,我穿着它无论走到哪里,连风都带着羡慕的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件军装承载着双重骄傲:既是八十年代最时髦的宣言,更是家族荣誉的勋章。我家的兄弟们,从战场归来后成了社区里最可靠的"兵哥",他们衣领上永远别着无形的军徽。每当看到他们帮邻居搬重物的背影,我都觉得:那抹军绿色,早已化作我们家的家风底色。</span></p> 打卡第七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人生信条是:"人生靠自己,别指望别人!"这是我15岁那个寒冬,在风雪中奔走的生命领悟。记得那个雪天父亲哮喘发作,呼吸都很困难,赤脚医生摇头说村里无药,得等天晴后他才能去购药。看到父亲难受的样子,我既心疼又担心,于是,我跟父母商量要去买药,父亲急得直摆手,母亲也说雪天路滑容易摔跤。可父亲的病哪能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冒着风雪奔十公里外的公社医院,不知摔了多少跤,双脚磨出了血泡,三小时后,我攥着药瓶冲进家门,父亲服药后呼吸渐稳,他含着泪不停的夸奖我,我也第一次懂得:人生风雪路,他人或能借伞相助,但唯有靠自己,才能遮风挡雨,走得更踏实。</span></p> 致青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日打卡活动就是一段温馨的穿越之旅,这些记忆碎片就像一首首小诗,每一片都承载着60后青春特有的温度与色彩。它们或许零散,却能在时光的滤镜下闪烁出珍珠般的光泽,串联起那些笑与泪交织的珍贵时光。以此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