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讨论·走进欧阳修】大宋第一探星

南山

<p class="ql-block">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成千古传诵,让这位才子的佳名得以远传。</p><p class="ql-block">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p><p class="ql-block">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p><p class="ql-block">——《醉翁亭记》选段</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的文笔自然是毋庸置疑的。</p><p class="ql-block">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p><p class="ql-block">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p><p class="ql-block">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p><p class="ql-block">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写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也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其叔曾经对欧阳修的母亲说过:“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果不其然,欧阳修在后来写就一篇篇佳作,也因其才学而满贯天下,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慧眼识英才!</p><p class="ql-block">北宋嘉祐二年二月春,已是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且说理透彻,分析得当,欧阳修估摸着这份答卷应该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便觉得这种文风需要鼓励,而且毕竟他是“自己人”,不好把他取作第一,不如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吧!</p> <p class="ql-block">结果试卷审核完毕,拆封之后,欧阳修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名为苏轼,而不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同年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在唐宋八家中,除了他以外,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都是他的学生,先生果真是慧眼识珠呀!</p> <p class="ql-block">若无欧阳修的一番识人之才,在我们中华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史上,可能就会流失掉许多千古奇才,也就无法流传下许多的千古绝唱!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培养了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为北宋朝廷以及整个文学史做出了一份突出的贡献,活脱脱是中国历史上“大宋的第一星探”!</p> <p class="ql-block">你还知道欧阳修慧眼识英才的哪些故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