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湾

禅心静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察青农湾:共鉴乡村振兴典范之路</p><p class="ql-block"> 近日,联合国特邀观察员孙泳新院士、钓鱼台国宾馆原副局长马权重先生、联合国人道救援机构青岛办事处主任赵礼明先生一行等,来到山东高密青农湾进行考察。青农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栏西小镇(高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热情接待了考察团,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概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利,这位因对红高粱文化的热爱而投身乡村建设的女性,2015年通过青岛高密商会李军善会长的介绍毅然从青岛来到高密东北乡,与她的同事共同投资建设了高粱红文化园,2018年,她将高粱红文化园项目转给当地相关单位,怀揣着梦想与热情投入到新的项目青农湾当中,致力于将青农湾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传承、研学教育、现代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她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青农湾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青农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原国营胶河农场四分场旧址(1949年建设)为基础修复建设的青农湾知青文化园。这里包含了党员实践基地、农耕文化、知青大院、胶河农场场史馆、相思奥秘馆等十大功能区。每一处建筑、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知青精神和红色文化。孙泳新院士和马权重先生在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停留,仔细聆听王利的介绍,对文化园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让后人能够铭记过去,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文化传承,王利在带动群众致富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响应党委号召,创办高密东北乡共富工坊,积极引进手串加工、农产品销售等项目,为周边农村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有组织的专业培训,800多名居家妇女掌握了相关技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如今,周边21个村的妇女都受益于这些项目,每人日均收入可达100多元。马权重先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王利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认为这种“公司 + 农户”的模式,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公益事业方面,王利同样不遗余力。她连续多年举办大型“暖冬行”公益活动,为环卫工人、困难家庭等捐赠物资累计达300多万元,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同时,她还设立了“青农湾”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捐建“希望小屋”并长期关爱弱势群体,慰问两癌妇女。她拥军爱国,慰问全市立功受奖现役军人的家属,孙泳新院士对王利的公益行为深感敬佩,他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王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利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她曾获“最美奋斗者”“乡村之星”“最美农民”“巾帼建功标兵”“高密市最美人大代表”等称号,并入选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最美奋斗者”案例。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青农湾发展模式的认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