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为桥,语言传情——第70中学孔子课堂举办看电影学中文活动

休闲

<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11月11日至13日,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第70中学孔子课堂举办了以“光影为桥,语言传情”为主题的看电影学中文活动。孔子课堂2-8年级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中国动画电影《哪吒》,在奇幻光影中感受中文魅力与中华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银幕上哪吒灵动的形象、精彩的剧情与震撼的特效,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不仅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更通过古色古香的东方美学,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中文“沉浸式”学习。影片中精心搭配的双语字幕,让学生们在沉浸剧情的同时,直观学习了“朋友”、“友谊”、“勇气”等中文词汇;跟读经典台词更是成为了现场最热烈的互动,低年级学生专注模仿简单发音,高年级学生则尝试理解复杂句式,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求在观影中得到巧妙满足。</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影片中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服饰、建筑与场景,也为学生们勾勒出一幅绚丽的东方神话画卷。从陈塘关总兵府的威严庄重,到太乙真人的仙境水墨山河图,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一堂生动的中国文化艺术课。而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剧情,则牢牢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他们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当哪吒受误解而孤独愤怒时,小观众们眉头紧锁,面露紧张;当太乙真人操着一口“川普”搞笑出场时,全场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当哪吒与敖丙携手对抗天劫时,孩子们又为之动容,掌声不息。观影后的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用中文分享感受:“我喜欢哪吒!”、“风火轮太酷了!”,简单的句子洋溢着满满的收获与喜悦。还有学生表示:“我以前只在课本上学过‘龙’,但电影让我看见了它,太神奇了!”影片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和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优质电影作为文化名片与生动教材,正伴随着中文走向世界。光影艺术激发学习兴趣,让语言习得自然发生,实现了文化传播与中文推广的双赢。《哪吒》系列以传统神话为底色,用现代叙事传递普世价值观,其震撼的东方美学与深刻剧情,为语言学习搭建了天然桥梁。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中文听说能力,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未来,第70中学孔子课堂将继续借助这类优质文化IP,让更多吉尔吉斯斯坦青少年爱上中文,读懂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