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20%的时间想要快点长大,却用80%时间怀念还没长大的无忧无虑。</p><p class="ql-block">许多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对大学有种神秘感,甚至会有点自卑,如果混得不好,很容易归因于自己没有高学历,如果过得好,会觉得上了大学我会混的更好。</p><p class="ql-block">其实,上大学学的那点东西自己都知道,没大卵用。</p><p class="ql-block">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夏天坐在靠窗的课堂位置,眼睛看着外面,思绪开始神游。完全没听老师在讲台上念了些啥。那时候的神游是天赋技能,直到前几年看到校服和课堂,都常想起那个没有手机、连Wi-Fi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始快乐”。</p><p class="ql-block">见到“发发姑娘”,温顺乖巧也时而呜呜表达不情愿情绪,往返县城的路上,见证了曹老板的个性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和脾气。</p><p class="ql-block">曹老板学历高,见识广,独立思考的能力言语犀利,观点明确。</p><p class="ql-block">我经常考虑为什么很多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绝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往往都是随意做出决定,别人的情绪,错误的价值观,乱七八糟的意见都会影响。这可能不是个人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看到一个观点第一反应就是对的,再看一个相反的观点觉得也没有错。</p><p class="ql-block">尽管我也知道,独立思考是违背本能的,还是觉得好笑。</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害怕犯错误,从小到大那些成绩好收到表扬的学生,都是很少在学习上犯错的人。我们的文化环境似乎不容忍犯错。</p><p class="ql-block">从小到大,我们似乎潜意识的:看到问题,一定有标准答案。而且很多时候,害怕和大多人不一样,跟着大多数人的观点。</p><p class="ql-block">下午考了场试,如释重负,嫂子问我有啥用哎,其实我也不知道在坚持什么,最后我说应对变化,一切未知,只要有利于未来,哪怕是应对危机多留条后路。</p><p class="ql-block">可比起怀念过去,更让人迷惑的是当代人特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如别人说的“答案”靠谱。没有批判精神,盲目相信别人的话是主流操作。</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怕错本能”。从小到大,成绩好的“天之骄子”都是“错题绝缘体”,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条件反射:看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我怎么想”,而是“答案在哪”;“随大流”永远是最安全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把牙的诟病尝试彻底解决了。虽然我知道我也常有选择困难综合症,但这次,我毅然决然了。</p><p class="ql-block">说到底,我们这代人活得挺矛盾:一边怀念着畅想自由,一边去了独立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