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兴】打卡 G219 终点:见证历史与山海之美

刀锋

我们自驾G219国道从凭祥前往东兴,特意追寻到9999公里碑与10000公里碑。两座里程碑静卧在防城港峒中镇的山林间,简洁碑体被落叶与山石环绕,身旁的网红路牌写满浪漫文案,还配有实用打卡装置。我们驻足打卡,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里程标记,更是旅途的惊喜,见证着我们与沿边公路的美好相遇。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抵达 G219 国道的终点东兴竹山村,见到了 G219 国道的终点标志。这条被誉为“国之大道”的公路,从喀纳斯一直延伸到东兴,全长 10065 公里。旁边的国旗迎风飘扬,让人深深感受到这条边疆大道的壮阔和非凡意义。 在起点附近的界碑广场,我们看到了“大清国钦州界”1 号界碑。这座界碑立于光绪十六年,是当年中法勘定中越边界时设立的,由当时的钦州知州李受彤书刻。它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界碑被玻璃罩精心保护着,在古亭和彩绘的映衬下,显得既沧桑又庄重,默默诉说着晚清边疆交涉的往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界碑旁立着李受彤的雕像。他是广西临桂举人,曾任钦州知州,光绪年间参与了中越勘界工作。他坚守国土、寸土不让,一共立下数十块界碑,用行动书写了边疆历史的重要篇章。 界碑广场对面,是广西沿边公路起点零公里纪念坛。巨大的石球上刻着“零点”字样和沿边公路路线,纪念坛上的“兴边富民”四个字,凸显了沿边公路对边疆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串联起了从喀纳斯到东兴的边疆风光与发展脉络。 纪念坛前有两尊童趣十足的塑像,一尊戴着民族花纹冠帽、面带微笑挥手,另一尊头戴特色斗笠、身着飘逸服饰,它们点缀在绿植间,增添了灵动的民俗气息。 离开零公里纪念坛,过桥就能到达五▪七堤。这座堤坝始建于 1970 年,是围海造田的成果,全长 4565.5 米,在防汛防台风方面作用重大,保护着近 6000 人的生命安全、2500 公顷国土以及附近村庄的耕地。 五七堤边的山水广场上,矗立着山海相连地标雕塑。这座雕塑高 35 米,是中国大陆陆地边境线与海岸线交汇点的标志,外观抽象呈现“兴”字形态:红色代表 “山(边境线)”,蓝色代表 “海(海岸线)”,中间的纽带部分寓意中越两国人民友谊长存。这里既是 G219 国道的终点,也是广西沿边公路的起点,是东兴边境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在山水广场,能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景致。北仑河水面清澈,船只静静停靠岸边,河畔矗立着塔状建筑;广场上色彩明快的集装箱建筑格外抢眼,游人悠闲漫步其间;向海廊桥笔直延伸向远方,特色路灯排列整齐,不少家庭在此惬意散步,红蓝相间的山海相连地标雕塑更添艺术气息。 夕阳西下时,广场景致更显动人。水面波光粼粼,红树林与天空的绚烂霞光相互映衬,将边境独有的风情与自然赋予的美感完美融合,让人沉醉其中。 漫步竹山村,界碑的沧桑、国道的壮阔、李受彤的坚守以及山海相连的景致,都镌刻着边疆故事与家国情怀。这段旅程不仅饱览了边境风光,更让我们读懂了山河无恙的厚重意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