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北京的秋天很特别,阳历十月中有一周叶未黄、风未刮,却骤然降温让人们换上了冬衣,难道今秋,不是金秋了吗?沮丧了几天,气温回升,云层散去,推窗一看,门前的银杏一夜之间换了颜色,一阵微风,竟有几片叶子轻轻地飘落。</p> <p class="ql-block">月底前几天开始多云转晴,进入十一月,连续多天晴空万里,偶尔飘过一片轻云,好像太孤单,匆匆掠过。此时的北京变成了老舍书中的北平,那还等什么?赏秋去吧!</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周六。下午三点半,来到紫竹院,进北右拐,过小石桥后沿着小路,直接来到紫竹禅院,这里正在办菊花展,引来很多爱花人,两棵老银杏枝叶繁茂,满树金黄。只是来得有点晚,暮色中匆匆记录,直到闭园才不舍离开。</p> <p class="ql-block">入园时已夕阳西下,一缕阳光打到园门窗前。</p> <p class="ql-block">紫竹禅院(亦称福荫紫竹院)是明代佛教寺院,始建于1577年,为万寿寺的下院,清乾隆年间扩建为行宫,就是老佛爷慈禧从紫禁城到清漪园时走水路,在这里要歇歇脚场所。</p><p class="ql-block">大约八年前来这里参观,游客稀少非常安静,疫情后闭园修缮,2024年国庆时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报恩楼的展览是关于行宫和长河的常设展。</p> <p class="ql-block">这是菊花展最大的一株</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光线昏暗,拍两朵代表有菊花展。</p> <p class="ql-block">11月2日,周日。地图显示城内主要景区周边均为红色,顾不得约伙伴了,怎可辜负这大好秋光呢,去五塔寺吧!</p> <p class="ql-block">刚到五塔寺西墙外,被一片红色吸引-随着太阳移动,树木和行人的影子像舞台上演的剧目,映照在皇家专用的红色围墙上,记录吧,这美好的景色!还有四棵高大的柿子树,火红正挂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红墙为画布,阳光为画笔,怎能不留下独属自己的秋景图呢!</p> <p class="ql-block">没有感觉时间悄悄溜走,当我醒悟过来匆匆赶到五塔寺门前,已到截止游客入园时,好在工作人员体谅放我入园了。</p> <p class="ql-block">五塔寺(原名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现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核心建筑金刚宝座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式塔,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金刚宝座已被枝叶繁茂两棵银杏古树互为,正面仅能看到三个塔尖。</p> <p class="ql-block">院内枫叶与柿子形成红色的华盖</p> <p class="ql-block">五塔寺金刚宝座上的佛像总数为1560尊,仅塔身就雕刻有佛像、四大天王等,总数超过1500尊 。</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室外有95块石碑,分布在不同展区。</p> <p class="ql-block">不觉间月亮东升,闭园已过半小时,工作人员很人性化,不催不赶,很体谅前来赏秋游园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11月3日,周一。</p><p class="ql-block">鉴于前两日经验,我和同学两点多进入紫竹院赏秋。</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于1953年开始规划,当时定位为野景公园,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总占地面积为45·73万平方米。2006年开始免费开放,现在是国家4A级公园。</p> <p class="ql-block">进入紫竹院北门直行,一棵高大的五角枫树叶全黄,预示着北京的金秋。</p> <p class="ql-block">满园绿色未褪,这几天有红叶吗?</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赏景,来到凤凰岛入口处,“弄玉吹箫”石雕在这里静静的,四周翠竹围绕,微风吹过,竹叶哗哗,真像隐约中听到了箫声传来。</p> <p class="ql-block">来到水榭,眼前一亮,头顶红色一片。</p> <p class="ql-block">五角枫金黄正红,撑起一片彩色天空,沿坡上到览翠亭,谁不与人醉秋色!</p> <p class="ql-block">踩着一片金色归家。</p> <p class="ql-block">11月4日,周二,晴。</p><p class="ql-block">约好友再来五塔寺,去年11月我们错过了古银杏最美时节,今年一定不能晚了。</p><p class="ql-block">午后一点的阳光正好,光影为笔,红墙为纸,画就金秋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俗称的五塔寺,实际上是指真觉寺的金刚宝座,上面有五个琉璃塔。</p><p class="ql-block">网络这样介绍:</p><p class="ql-block">真觉寺(Zhenjue Temple),又称大正觉寺,俗称五塔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塔寺路24号,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真觉寺内的金刚宝座是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也是现存的同类型塔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印度僧人班迪达向明成祖朱棣进献五尊金佛和一幅印度式“菩提伽耶精舍”,即金刚宝座的建筑图样,被永乐皇帝封为国师,并下诏依此图形建造佛塔。</p><p class="ql-block">明成化九年(1473年),金刚宝座竣工,赐名真觉寺。</p><p class="ql-block">清乾降二十六年(1761年),清乾隆帝为其母后七十大寿重修真觉寺,为避清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名讳,改称大正觉寺。</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与义和团交战中,真觉寺受到战火波及,真觉寺建筑荡然无存,唯金刚宝座因全部是石质结构而幸存。</p><p class="ql-block">198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真觉寺旧址成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在金刚宝座东、北、西面共设7个石刻露天陈列区。同年10月7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正式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踏入正门前,一定不要错过五塔寺的名称以及题写人姓名。</p> <p class="ql-block">这是被誉为“中国雕塑之父”刘开渠(1904年—1993年6月25日)的字体,刘开渠先生是曾留法学习美术,是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杰出美术教育家、人民艺术家,曾任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并领导创作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主体浮雕。</p> <p class="ql-block">很感谢刘开渠先生晚年亲手雕塑了先外祖父的胸像,实现了他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承诺,如今,这座胸像在成都李劼人故居院落正中。(图片摄于25年7月)</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里常能看到,在请了模特的摄影团侧面,有很多“蹭拍”一族,在五塔寺也有“蹭水”一族,您看这张蹭水盲拍,也挺好看是吧?</p> <p class="ql-block">秋色五塔寺标准照。</p> <p class="ql-block">五塔寺有几棵高大的柿子树,也是摄友们追拍的景儿。看这个在石雕上火红柿子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吗?您尝一口就知道了,现在的文创都这么厉害了吗?冰激凌柿子,哈哈!</p> <p class="ql-block">阳光西落,我们也该收工了。</p> <p class="ql-block">以五塔寺红墙光影结束本篇,秋天尚未走远,期待金色永留心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11.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