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南柏然,杞县创新五年级学生,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自从走进杞县博雅书画院的那一刻起,书法就不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陪伴,一种让我安静下来、与自己对话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记得刚来上课时疫情闹的正凶,我的硬笔字也和疫情一样惨不忍睹。那时候握笔像抓筷子,写字歪歪扭扭,连自己都看不下去。可谁能想到,就在这间明亮安静的教室里,一场关于笔墨的蜕变悄悄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上课,不是直接动笔,而是从“头正背直足安”开始。老师说,写字先学坐,心正了,笔才正。我学着把背挺直,手指轻轻搭在笔杆上,像捧着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生怕用力大了会惊着它。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写字不只是写几个字,而是一场和自己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基本笔画课上完,我的字终于不再东倒西歪。横平竖直,点如坠石,撇捺舒展,每一个笔画都像在教我耐心和规矩。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藏着千年的分寸感。看着纸上整齐排列的字,我心里第一次冒出点小骄傲——这可是我一笔一画“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再看自己写的测试卷,忍不住咧嘴笑。那股子自信不是装的,是墨水一笔笔浸出来的。字写的得稳,写得准,连老师批的“优”都像在发光。你要是问我写得怎么样?瞧瞧这眼神,是不是有点小傲娇?</p> <p class="ql-block">2023年中国第二届青少年儿童组书法比赛,我拿奖了!那天穿着黑外套,手里攥着毛笔和奖状,连门上的红挂饰都像是为我庆祝。墙上挂着的不只是作品,还有我一点一点长大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刚来那会儿我写的毛笔字,真像雨后爬行的小蚯蚓,弯弯扭扭还缺胳膊少腿。这张“千”字作业现在看还挺可爱——那是我第一次敢把作品举起来给人看。虽然丑,但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每个书法家的起点,大概都是一堆“小蚯蚓”。</p> <p class="ql-block">你们别笑我啊,你们刚来的时候也不比我强多少!看看这张写“为”字的练习纸,一遍遍重复,像走路学步,摔了再爬起来。可正是这一遍遍的“为”,让我慢慢懂得了什么叫“笔断意连”,什么叫“力透纸背”。</p> <p class="ql-block">改变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就像这个“永”字,八法俱全,我练了上百遍。穿棕色羽绒服的那天,我举着它站在红门前,心里默念:只要坚持与努力,总有一天,我能写出让自己都惊艳的字。</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临摹《倪宽赞》,虽然还差得远,但已经能感受到褚遂良笔下的风骨了。那一撇一捺里的呼吸感,像风吹过竹林。我知道自己还在路上,可没关系,日积月累,笔不会骗人。未来的我,一定会比今天写得更出色。</p> <p class="ql-block">来杞县博雅书画院学书法,是我做过最对的选择。郑老师的课不光教写字,更教你怎么静下心来看世界。他讲起笔法来像讲故事,枯燥的练习也变得有趣。来吧小朋友们,提笔不晚,墨香正浓,这里,是你写好人生第一笔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