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初读《青梅往事》,仿若开启了一扇通往往昔岁月的时光之门,那些被尘封的记忆,伴着细腻的文字缓缓流淌,将我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章以1964 年的夏天为起点,六岁的陈志远与四岁的林小梅在机械厂家属院相遇,童真无邪的他们,开启了一段青梅竹马的故事。作者对童年场景的描绘极为生动,夕阳染成橘红色的红砖墙,用树枝拨弄蚂蚁洞的陈志远,怯生生躲在母亲身后的林小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我瞬间置身于那个质朴纯真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中对两人童年相处的描写,充满了童趣与温馨。共用一个铝饭盒吃饭,孩子们的起哄,陈志远对小梅酒窝和软糯声音的喜欢,都将那份懵懂纯真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让我回忆起自己童年时那些单纯美好的情谊,更感受到作者对那段时光的珍视与怀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1966 年文革风暴的袭来,打破了这份宁静。陈志远父亲被押走,家庭下放农村,与小梅被迫分离。这段描写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动荡与无奈,让我深刻体会到时代洪流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但即便如此,小梅的两颗水果糖、一张写着“志远哥,我等你回来”的纸条,以及离别时塞给陈志远的铝饭盒,都成为黑暗岁月里的温暖慰藉,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谊,令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农村的艰苦生活中,陈志远对小梅的思念愈发浓烈,铝饭盒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宝物,时刻提醒着他与小梅的过往。1970 年小梅的到来,为这段艰苦岁月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在农村的相处,无论是河边摸鱼、辨认野菜,还是打谷场上的谈心,都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对未来的憧憬。小梅那句未说完的话,陈志远紧张的心跳,都细腻地描绘出青春期少年少女对爱情的懵懂与羞涩,让我不禁想起自己青春岁月里那些朦胧的情感,青涩而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两家因种种原因渐行渐远,两人先后下乡插队,彻底断了联系。直至返城后,陈志远已有相亲对象,小梅也即将出国,两人再次错过。这些情节充满了无奈与遗憾,让人为他们的命运叹息。但正是这些遗憾,让这份感情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珍贵,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曾经看过的类似故事为情感依托,对《青梅往事》的感触更加深刻。那个年代,许多青梅竹马的恋人因家庭背景、父母意愿等因素被迫分开,留下了美好的遗憾。而《青梅往事》恰恰勾起了那一代人共同的回忆,那些在痛苦与折磨中坚守的纯洁爱情,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年近古稀的人们回首往事,那段青涩的爱恋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见证了那个特殊时代人们的纯真与坚守,也让我们看到时代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同时,与现在自由追求爱情的时代相比,更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进步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时代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在困境中坚守爱情的勇气与执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真实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让人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岁月或许会带走青春的容颜,但带不走那些美好的回忆。《青梅往事》就像一首悠扬的恋曲,穿越时空的隧道,在我们心中久久回响。它让我们珍惜当下自由追求爱情的时光,也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纯真情感。正如作者所说,有些感情,简单却坚固,虽装不下山珍海味,却盛满了最纯粹的温暖。这份温暖,将永远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