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7206150</p> <p class="ql-block"> 【道听途说】</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时候,曾经对繁华深信不已,如今终对淡泊另眼相看。白落梅说过:“寂寞是情至深处而生出的一种惆怅,一个爱上寂寞的人,或许会厌倦风霜的世情,但是绝不会逃避自然的山水。”</p><p class="ql-block"> 皖南是我行走最多的地方,那里印刻了徽州太多的锦瑟流年,也记录了我和皖南山水最深情的那些擦肩。</p><p class="ql-block"> —— 2025年秋月</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最近的一次去仙寓山,还是六年前。如果用时间的刻度尺度量,大体上可以算得上是阔别了吧。六年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一个儿童长成少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仙寓山大山村的清晨很安静,安静到可以听得见时间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挂在峡谷里的那个小瀑布还是珠帘玉砌的那般模样,视野终端的那些黛瓦粉墙却是肉眼可见的成长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神龙幽谷的溪林气息依然如故的让我倾心,在这里的每一个深呼吸都是奢侈的私人专享。</p> <p class="ql-block"> 这处状如盘龙的虬髯根须每次都会让我在这里饶有兴趣的流连。</p> <p class="ql-block"> 沧溪桥的四时都是安坐在静谧里。</p> <p class="ql-block"> 驻车在去七彩玉谷路上的观景台,览阅石台的千里江山,体验仙寓山的秋高气爽。</p> <p class="ql-block"> 皖南山水寻已遍,重回仙寓见玉谷。又站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心里竟然还会有点一见如初的心动。</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仙寓山涧溪轻浅了许多,但风韵犹存的七彩暗底还是端倪可现。</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仙寓山去塔川的路上,行车经过柯村镇,没成想这里的秋景是这般的绚烂醉人。</p> <p class="ql-block"> 当年北上抗日先遣队可歌可泣的荣光如今被刻录在这条英勇的道路上,于是车来车往的尘世便有了不容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皖南慷慨地把秋色的一半都给了塔川。</p> <p class="ql-block"> 深秋的塔川此时已经穿上了最显眼的专属斑斓外衣。</p> <p class="ql-block"> 红叶热烈而沉静,连风都忘了告诉我,季节又快要行走到冬天。</p> <p class="ql-block"> 卢村观景台的秋风柔软而坚定,扑面而来的思绪一下子打开了记忆里的那扇门。欲买桂花同醅酒,终不似,那年游。有些昨日的回忆注定不合适和今天相拥。</p> <p class="ql-block">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深秋的卢村田塍上,刚好还能收集到一滴秋露的幸福、还有菜畦边一枚落叶的欢愉。</p> <p class="ql-block"> 我的镜头里填满了对那年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拜谒胡适先生的故居,是此次行程计划重要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先生翘起的可不是二郎腿,而是民国文人的时代风骨。</p> <p class="ql-block"> 上庄的名人中,还有徽墨四大名家之称的胡开文,他制传下来的黄山松烟墨,一直受到书画家们的热捧。</p> <p class="ql-block"> 位于村口的这座百年红门楼惊艳在上庄的一片粉墙黛瓦群里,外观的西洋风格与室内的徽派木雕互相包容,中西合韵。</p> <p class="ql-block"> 同行中有我的大学恩师,他今天应约要去仙源镇会友,看看朋友大陶的行知耕读园。</p> <p class="ql-block"> 幸运地在麻川河边的水东村遇见始建于乾隆年间的石板桥 —— 麟凤桥,要不都说旅途总是会有意外的惊喜呢!</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皖南,醉人的斑斓一直是我治愈系里最深藏的偏方。我关于皖南四季的记忆里,总有一段一直衔着那些青山的远、夕阳下袅袅的炊烟,每每写些关于它的故事的时候,我执念的文字总爱在那些记忆里的日子边逗留。好在我们人生的每个季节,都会有一些颜色,可以治愈灵魂的荒芜。人生海海,一路行来,难免会有一些得失取舍,只不过看你到底在不在意。</p><p class="ql-block"> —— 2025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