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孜藏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或“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念青唐古拉山西部,平均海拔4050米。拉孜素有“堆谐之乡”“藏刀之乡”“油菜之乡”和“藏靴之乡”的美誉。拉孜是“雅江之滨”。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穿境而过,辐射5乡2镇,滋润了拉孜每一寸土地,滋养了勤劳的拉孜人民,孕育了两岸的万千生灵。拉孜是“珠峰前站”,是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地,县城距珠峰大本营仅100余公里,温馨的吃住穿、丰富的游购娱,让去往珠峰的游客多偏重于选择在拉孜休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9月12日,我们从萨迦向珠峰挺进。走进了祖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腹地,到了一个被神山圣水环抱的地方——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这里地处北纬28.91度,不仅自然风光壮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探索西藏神秘魅力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中部,是318国道上的重要节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这里不仅是“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还以高效的发展速度摆脱了贫困县的帽子,展现了新时代的活力。 拉孜县的自然与地理风光,其一318国道5000公里纪念碑广场,作为自驾游的梦想打卡地,这里串联起繁华都市与神秘高原,是游客必停的站点。 其二嘉措拉山口,作为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入口,海拔超过5000米,是观赏高原风光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孜县有她独特的文化与历史底蕴。拉孜堆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藏式踢踏舞被认证为“历史最悠久的藏式堆谐踢踏舞”,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 孜龙藏刀,同样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从历史背景到现代传承,体现了藏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可惜,我们急于向珠峰大本营前进,没有停下脚步,欣赏拉孜县独特的文化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车轮碾过318国道,拉孜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高原画卷,以最纯粹的姿态撞入眼帘。这里的自然风光,不是江南水乡的婉约,也不是塞外大漠的苍茫,而是青藏高原独有的粗粝与壮美,在天地间挥洒出最原始的笔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山如黛,连绵起伏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仿佛是大地守护神披上的铠甲。山脚下,青稞田如同绿色的绒毯,随着山势起伏,波浪般延伸向远方。金黄的油菜花田则像精心点缀的碎金,镶嵌在青稞的海洋中,黄绿交织,色彩浓烈得仿佛要滴下来。风过处,青稞与油菜花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私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孜的河流,是高原上流动的诗篇。清澈的河水从雪山间奔涌而下,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在群山之间。河水撞击着河床的石头,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乐章。河岸边,野花丛生,红的、紫的、黄的,星星点点,像是给这条银色的丝带绣上了五彩的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令人震撼的,是拉孜的天空。高原的天空,蓝得纯粹,蓝得透彻,仿佛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白云悠悠,时而如棉絮般柔软,时而如骏马般奔腾,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动。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云朵也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整个拉孜县都笼罩在一片温暖而梦幻的光晕之中,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孜的自然风光,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高原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在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每一片云,都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站在高原之上,仰望蓝天,俯瞰大地,心中涌起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赞叹,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