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马鞍上,看见生活

清心

<p class="ql-block">十一月十四日,与老杨同往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九曲黄河,马背长歌——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展”。此展与不久前上博的“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气质相承,皆呈现了中原、草原与西域文明的交融共生,且两地历史皆与成吉思汗西征、隋炀帝出巡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固原展中,六十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有三件国宝,令人震撼;而鄂尔多斯展中虽无一级文物,却以大量贴近生活的日常器物,勾勒出蒙古族真实的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这次展览分为两个部分“融合多元.草原史话”和“融汇之风.独特习俗”,无论是聚焦历史还是聚焦生活,都让人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其中,元代鸭形青铜权尤为引人。初见其名,以为象征权力,细看方知是实用秤砣。鸭昂首栖于六角方台,造型生动,令人遥想当年鄂尔多斯水泽丰美、群鸭栖游的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鄂尔多斯妇女的头戴亦令人难忘。橙红珠串配以绿松石,金属构件与彩宝交叠,流苏摇曳,如一部佩戴于顶的家族史诗,用珊瑚、金银与绿松石写就。</p> <p class="ql-block">而景泰蓝工艺品,无疑是展览中最璀璨的风景。马鞍、马镫、香囊、食盒……实用与美学在此完美交融。尤其那件景泰蓝马鞍,深色鞍身布满繁复掐丝纹样,珐琅彩釉流淌着蓝、红、黄、白的华彩,金属錾刻其间,皮革映衬红绒,富丽夺目。可以想象,当年主人跨此鞍驰骋草原,是何等炫目之景。</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蒙古西征,将景泰蓝技艺带入中原,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终与景德镇瓷器、福州磨漆并称“中国工艺美术三大瑰宝”。</p> <p class="ql-block">这场展览让我看到,草原文化并非遥远传说,而是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真实存在。艺术从未远离人间烟火,它始终在日用常行中,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