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在深圳北站义工体验。穿上那件醒目的红马甲,胸前印着“深圳志愿者”几个字,连呼吸都变得郑重起来。这红色像一团火,不只穿在身上,更像是点燃了某种沉睡的热情。它简单、直接,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愿意为你停下脚步的人。</p> <p class="ql-block">深圳北站的大厅在清晨就已苏醒,阳光穿过玻璃洒在地面,映出流动的光影。站顶的条纹设计像时间的刻度,记录着无数出发与抵达。棕榈树在入口两侧挺立,绿意盎然,仿佛在无声地欢迎每一个匆忙的旅人。我站在这个城市的枢纽里,忽然觉得自己也成了某种连接的一部分——不是钢筋水泥的结构,而是人与人之间短暂却温暖的交汇。</p> <p class="ql-block">我的任务是引导乘客,解答疑问。一位老人提着行李箱站在闸机前犹豫,我快步上前,她抬头时眼里的不安瞬间被笑意取代。“谢谢你啊,小姑娘。”她说着,从包里掏出一颗糖塞进我手里。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志愿服务,并不只是单向的付出。你递出一只手,对方回你一个笑容,甚至一颗糖,心就悄悄暖了。这大概就是“手有余香”的真实写照吧。</p> <p class="ql-block">大厅一角,一个色彩明快的宣传展台格外抢眼,“吉刻去拼”“吉情全运”的标语配上奔跑的卡通人物,像在为这座城市打气。王老吉的红色与我的马甲遥相呼应,仿佛在说:热情不止属于志愿者,也属于每一个奔向目标的人。有位小朋友站在展台前模仿卡通人物摆姿势,逗得旁边家长直笑。我远远看着,也忍不住弯了嘴角——原来善意是可以传染的,就像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照得人心也亮堂起来。</p> <p class="ql-block">站内人来人往,有人低头赶路,有人驻足张望。我站在指示牌下,不断重复着方向与信息,声音渐渐有些沙哑,但脚步却越来越轻快。一位外国游客用生涩的中文问我洗手间怎么走,我比划着指引,他听懂后竖起大拇指,说了句“Thank you, volunteer!”那一刻,语言的隔阂仿佛被轻轻推开,只剩下最朴素的感激与回应。</p> <p class="ql-block">候车大厅里,灯光整齐地排列在头顶,像星空倒悬。长椅上坐着形形色色的人: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拖着行李的上班族,也有依偎在一起的老人。电子屏不断刷新着车次信息,像城市的脉搏在跳动。我坐在一旁短暂休息,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这里不只是一个中转站,更像是无数人生故事的交汇点。而我,有幸以志愿者的身份,成为其中一页微小却真实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舍弃,与主题关联度低)</p> <p class="ql-block">大厅的天花板是波浪形的设计,光影在其间流动,像风拂过湖面。人群依旧熙攘,但在这片有序的喧嚣中,我竟感到一种奇异的宁静。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站在信息屏前皱眉,我走过去帮忙查询,她松了口气,轻声说“真的谢谢你”。孩子冲我咧嘴一笑,小手挥了挥。那一瞬,我仿佛看见善意的涟漪正一圈圈荡开,无声无息,却真实存在。</p> <p class="ql-block">临下岗前,我在服务台看到一束装饰花,红浆果与金色玫瑰交相辉映,绿叶衬托,像是为这个平凡的周六添上了一抹庆典的色彩。我不知是谁送来的,但看着它,心里竟涌起一丝被肯定的喜悦。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加一点温度——哪怕只是指个路、说句话、笑一下。</p>
<p class="ql-block">脱下红马甲时,指尖还残留着浆果枝条的触感。这一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琐碎的问答、重复的指引和无数个擦肩而过的瞬间。可正是这些瞬间,像细小的光点,连成了一条温暖的线。原来赠人玫瑰,不只是手有余香,更是心有回响。在深圳北站的这一天,我终于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