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西南的宛平城城墙,经过修缮于9月27日向公众开放啦!这座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古老卫城,因1937年7月7日的枪声铭刻于民族记忆深处。11月9日,深秋微寒,终于可以登临这道承载着风云的城墙了。</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位于卢沟桥东,与古桥相距百余米,实为桥头要塞。明崇祯年间为防李自成兵临京师,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至1640年主持修建,称“拱极城”,是明、清时期军事专用的卫城。1928年宛平县衙迁入,改称宛平城。城设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西为“永昌”,清代更西门为“威严”。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爆发,城墙至今留存日军炮击弹痕,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座距今380余年的古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占地20.8公顷,城墙绵延千余米,内低外高,城楼高10.65米。</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现举办“城墙上的记忆——‘气壮山河•伟大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摄影展”。站在展览前,回望展出的109幅高清珍贵历史照片,从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再到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烽烟虽远,壮烈犹存。石狮静守桥畔,岁月在此刻下沧桑印记。抗战精神不只是记忆的遗存,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永恒基因。</p> <p class="ql-block">缓步城墙而行,青砖似语,步步回响历史低吟。目光所及,皆是时光深处的风云激荡。</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攻打宛平城留下的弹坑,至今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那场民族危亡中的坚守与抗争。</p> <p class="ql-block">站立于宛平城头,俯瞰全城,格局井然,古意盎然。一砖一瓦,皆浸染着时光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城中灰瓦四合院错落有致,京味浓郁,静谧中透出岁月沉淀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城墙外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肃然矗立,群像凛然,铭刻着不屈的民族脊梁。</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卢沟桥横跨永定河,古桥见证着历史的流转与民族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枫叶染霜,银杏铺金,秋意风韵相映成画。</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巍然矗立,馆藏厚重,是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的精神高地。</p> <p class="ql-block">走下城墙,漫步在宛平城,街巷间商业的兴起,老字号与文创小店并存,市井气息与文化韵味交织,既不失古朴之风,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和平书店书香馥郁,令人驻足流连。</p> <p class="ql-block">宛平县衙旧址庄重依旧,门匾高悬,仿佛仍回荡着昔日的政令与民声。</p> <p class="ql-block">卢沟驿古意犹存,曾为南北通衢要站,今成历史一隅的静默注脚。</p> <p class="ql-block">兴隆寺钟声杳然,古刹幽静,香火虽淡,却守着一方安宁。</p> <p class="ql-block">拱极营旧址依稀可辨,昔日兵戈之地。</p> <p class="ql-block">走出宛平城,回望巍巍城墙,夕阳映照,轮廓如铁,气势如初。历史与现实于此交汇,铭记与前行皆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本文审核:陈之锦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