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有恩•逐光而行】N0.04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君临天下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君临天下</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5379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都是赶路人。有时晨雾弥漫,有时暮色四合,总有一束光,不耀眼,却恒久地亮在前方。那光,是老师递来的一本书,是作业本上一句“你可以更好”,是迷茫时轻轻落在肩上的手。它不喧哗,不张扬,却足以让怯懦者勇敢、孤独者温暖、迷途者归航。这束光,是恩典,也是方向;它让我们在育路之上,始终逐光而行,也终将自己活成光,照亮后来者。明灯引路,薪火相传;微光不微,其远自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教育的起点,始于那一束不期而遇的微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初入讲台,我像一株被骤雨打湿的幼苗,站不稳,也望不远。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却总被领航人冯老师用红笔勾出三四处“留白”——“这里,学生需要自己走一步。”她从不代劳,只是陪我一遍遍磨课,把四十分钟拆成秒,把每一句提问都推敲成种子,埋进学生心里。她教我用眼神接住走神的孩子,用沉默等待迟疑的回答。最难忘那次公开课失败,我躲在器材室掉泪,她轻轻推门,递来一杯热茶和一张纸条:“光,不是一次点亮的。”那些日子,她的光,是灯,是火,也是镜,照见我的不足,也映出成长的可能。原来,师者的光,首先是照亮后来者的路,让他们敢走、能走、走得稳。春风化雨润无声,润物无声亦有声;青出于蓝承其志,承其志者自成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师者之光,始于引领,成于耐心,终于成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日常课堂,我们早已不分彼此。教研组像一片生长的森林,每棵树都向上,根却紧紧相握。老教师把三十年经验熬成一杯浓茶,青年教师把新技术酿成清泉,我们共享、互评、共进。一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们围坐一圈,把教材拆成拼图,把学生可能遇到的坑,一一标红。有人提议用思维导图,有人坚持传统板书,争论中,灵感如星火迸溅。最终,那堂课成了示范课,孩子们眼里的光,比任何掌声都响亮。我们才懂,师者的光,从来不是独照,而是彼此映照,是微光吸引微光,最终汇聚成炬,温暖整个课堂,也照亮彼此的专业生命。这光,让教学不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再是负担,而是奔赴。一人独行速,众人行远途;微光虽渺渺,汇聚自煌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互助之光,照亮的是课堂,更是教育的共生生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传统智慧与新理念的碰撞,让这束光有了新的温度与亮度。我们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更想点燃那把火——对知识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于是,古诗教学搬进了校园的银杏树下,物理实验在厨房里继续,历史课成了角色扮演的剧场。老教师教我们“因材施教”,新教师带我们“项目式学习”。我们把张桂梅校长的故事写进班会,把“微光成炬”的理念做成学生社团的口号。当一位留守儿童在作文里写道“老师,我想成为你的光”,我们忽然明白:传统是根,新念是叶,而光,是整棵树的生命。它既传承,也生长;既照亮当下,也指向远方。守正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薪火传旧脉,新枝发春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的光,因传承而不灭,因创新而恒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萤火虽微,愿为其芒;星河虽远,终可抵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束光,是恩,也是行。它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既被温暖,也学会温暖他人;既被照亮,也努力照亮世界。感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学生向光而行的背影,是教师彼此照亮的旅程。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以光引路,他们以成长为答;他们以梦为马,我们以爱为鞍。当无数微光汇聚,教育便不再是孤岛,而是一片星海,照亮过去,也照亮未来。心灯不灭照来路,微光成炬耀前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微光成炬,因爱不息,因行不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