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美术馆,“融•意象”,山东青年意象油画展,全程跟拍

人在旅途

<p class="ql-block">展 览 前 言(摘自美术馆公众号)</p><p class="ql-block"> “意象”属中国传统美学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也因此具有多义性和复杂性。意象之“象”,承载着“象”之形态,是艺术家和万物连接后的新的创造。或具象、或抽象,或在“似与不似之间”游弋,却绝非是具象与抽象的中庸之道。意象之“意”,是艺术家精神在客体中的实现。展示了艺术家在尊重艺术本体语言的基础上,对自然的深刻观照或对抽象符号的创造性重构,源于艺术家深厚的专业认知与直觉表达。它既来自于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在虚实空间关系的灵动流转中反映出艺术家的心灵节奏,直达精神的核心。 意象油画,既蕴含了中国美学中的心物关系,又体现了西方美学中的点、线、面等形式美和批判精神。同时,中西方绘画在技巧、方法及精神上的碰撞与融合,实现了油画在中国的本土化,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碰撞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语境中树立独特形象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现代延展。 意象油画作为贯通中西的艺术实践,其精神根系始终深扎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体现西学中用的文化自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地域性艺术风格。在山东涌现出以杨松林、陈国力、毛岱宗、王克举、闫萍等为代表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将视野投向世界,以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考,为意象油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们的影响下,山东涌现出一批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他们承载东方哲思的创作理念,将齐鲁大地的山河气象与西方绘画的精髓相结合,催生出独具辨识度的“山东意象油画”,从“观物”到“取象”,再到“体悟”的完整精神历程,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诗性和哲思,又领悟了西方绘画的语言方法,展现出北方山水物象的雄浑华姿,和独具特色的个性思考,形成了厚重与灵动并存的视觉语言。 “融”,是交汇,是贯通,也是突破,是边界消弭后焕发的生机。本次展览汇聚了山东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思考与实践。他们以当代视角解构与重组视觉经验,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场域中,突破固有范式,在意象油画领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系统呈现出山东青年艺术家群体在意象油画创作实践中的实验性探索和整体面貌。 通过对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的学术梳理可见,意象油画绝非静态的风格标本,而是持续演化的语言体系。无论在哪个时代背景下,画家都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看、内部世界的感受凝练出自我建构式的表达方式。而此次山东青年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气质与创新精神,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共同建构起属于这个时代的、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视觉意象。 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场意象油画的奇妙之旅中,感受艺术家们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表达。愿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片艺术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启示。</p> 展览作品随拍 展厅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