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问答营】·宋词中的女子天地

圳……

<p class="ql-block">昵称: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776789</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圳……</p> <p class="ql-block">随笔•宋词中的女子天地</p><p class="ql-block">文/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评价宋词时,曾经意味深长的留下过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大师此言,并非随口一说,宋词作为我国文化领域里的一枚瑰宝,是从华夏数千年精神文明的宝藏天地中风化演变而来,其光泽如闪亮的光体刻面,在文学艺术表现之顶峰熠熠生辉,并且与之前的唐诗、之后的元曲相互辉映,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纵观文史,每一种文体的形成与成熟,都是先人划时代辛勤付出的结晶,宋词作为一种新体诗歌,其发展过程也不例外。虽称之为宋词,其初始于汉,成形于唐,到了宋代方时机成熟并盛行,这种自然而然的文化现象更像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p> <p class="ql-block">词作在宋代成为风气并广为流行,与当时推行的文风机制有着极大的关联,而热衷程度直接来于自上而下的各阶层团体,用一个简单例子便可说明,那就是当时有众多女子勇敢的冲进了这片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宋代,女子想要成名极其艰难,受朱熹理学的影响,宋代女子的地位和被束缚后的学识远低于之前的唐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乃观念板上的祖训,所以期间出现的许多才华卓著的女子,大都谈不上身世清白,较多的来自烟花之地,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才女来自门第书香或官宦世家,这也是封建社会条件所限制之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北二宋,涌现的女词人究竟有多少,以不计其数形容并不为过,因为有记载并且出名的、能够找到依据的如今仍可见七十余位,事实上还远远不止。女词人以其各自不同的艺术手法,把宋词天地打扮的漂漂亮亮如同春天,而她们自己,也以各自不同的身姿构成了宋词天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张玉娘被后世人称之为“宋代四大女词人”,是她们的诗词水准已经达到和男子词家比肩,客观上承载了我国流传千年的古典美学中女子特有的含蓄、柔婉、华丽、细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秉性,所以能够在宋词领域里占有一席宝贵之地。</p> <p class="ql-block">宋代女词人,大多被孤独和寂寞的世界包容着,因此她们的文字豪放细腻,她们的情感层次丰富,她们的境界超脱世俗,然而她们却又都无法驾驭自身感情的柔弱而多变,放纵于无边寂寞孤独中的自我,渴望解救与自由,由此呼声下写就的诗文反而变得缠绵于心,让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才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是后来人对宋代女词人客观的评价和写照。纵然饱读诗书,透视人生,未必能摆脱女子被束缚的天性,而热衷生活,热衷情感,热衷家国,又往往成为压垮这些美丽且多才女子的精神命数。</p> <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时空,开启宋词时光,宋词里的女子天地辽阔无际,其中无数经典句子留在了文学史上,比如,“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出自于张玉娘的《秋夜》。“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出自于张淑芳的《更漏子•秋》。“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出自孙道绚的《清平乐•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问:</p><p class="ql-block">(一)“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出自于词人唐琬的《钗头凤》,她与宋代哪位诗人有过一段传奇姻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你有自己喜欢的宋代女词人的经典句子吗?请在评论区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