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咏妙华大师</p><p class="ql-block"> 妙有人生真了悟,</p><p class="ql-block"> 华星秋月任君摘。</p><p class="ql-block"> 德才兼备传文脉,</p><p class="ql-block"> 馨香氤氲绕砚台。</p> <p class="ql-block"> 下图:</p><p class="ql-block"> 妙华大师题钱塘江边人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错过了王羲之,但遇见了朱建华!”(摘自华东政法学院81级郑强同学2025年10月16日在华政81群第一群的留言)</p> <p class="ql-block"> 妙华(本名:朱建华),1956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与我同在华东政法学院(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在华政学习期间,他师从洪丕谟老师学习,洪师视为可塑之材,遂推荐他前华东师大旁听研究生书法课程。虽然四十多年已经过去,我仍然记得当时他与我同住一楼层,当同学们在午休时,这位大哥却放弃午休,泼墨挥毫,专心致志,练习十分刻苦,给同学们留下十分印象。</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十年在书法领域的勇猛精进,妙华的艺术成就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一代书法大师。2006年他为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创作的小楷书法《孙子兵法》,被选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小布什。</p><p class="ql-block"> 我虽不谙书法,但自2024年5月在江苏盐城大丰华政81级老五班聚会期间听了妙华大师有关书法文化讲解之后,受益良多,有茅塞顿开之感,细品妙华书法,其中蕴含的凛然正气、俊逸洒脱、典雅端庄、慈悲情怀,恰似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令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征得大师同意,我从其微信朋友圈及他发在同学群中的作品中选择若干,一方面向这位临近古稀的同学/书法大师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今年恰逢华政81级毕业四十年,以此致敬母校及一路走来的四十个春夏秋冬;最后,选辑大师作品供自己品味、欣赏与学习,从中领悟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利益晚年修身养性……</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4日蒋卫忠同学发表《读后感》:“国荣兄的美篇与妙华大师的书法作品一样,出手就是精品,就是香浓的文化大餐!两者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展示,相得益彰。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创新载体、扩展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空间阵地。为中外精神文化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的、契合核心价值观的、受众喜闻乐见的中式作品,是所有文化人的时代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诚惶恐地答复蒋卫忠同学:“蒋兄对妙华大师书法作品评价恰如其分,对我则是错爱+谬赞了!妙华大师肩负洪老师的殷切期待与成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书法文脉的使命感,几十年如一日,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妙华大师传承中华书法文脉,我观其匾额与楹联,一种英雄气质既如长风浩荡,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又似皓月行空,皎洁若玉,足以荡涤心灵尘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