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雄鷹的美篇

兴安雄鷹

<p class="ql-block">回忆二十四连四十九年前那段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接上篇 </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八月中旬,连队接到营里命令,派人去支援5811部队一小队,在长缨路段打路影,接到命令后,连长派二排八班等人员去应援,他们去了以后,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两个月的任务,他们用一个半月提前完成,受到5811 部队的首长好评。注(以上资料由乔吉忠老战友提供)</p><p class="ql-block">  九月份,我们连又接到营里命令转移到碧水建设纤维板厂,接到命令后,连里派出先头部队去搭建营房,我们又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最后收尾工作,随后我们打起了背包就出发,坐汽车来到樟岭火车站,又坐闷罐车来到碧水,到碧水后,我们从樟岭3006部队改为总字五零五部队碧水纤维板厂24连。纤维板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五零五部队铁三师十四团在1970年筹建,总占地面积是1914万平方米,当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记得有给水14连,22连,24连,25连,29连,30连,31连,后来又成立了安装队,副业队,机务队,卫生队等单位。当时板厂建设项目全面铺开,我们连队的工作也比较复杂,每班的工作都不一样,现在回忆起来各班都干了哪些工作,什么时间干的,确实是想象不那么准确了,因为,一是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二是时间太长了记忆模糊不敢确定,所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战友们谅解。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卸过火车,有水泥,有白灰,有红砖,还有煤等物资。当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什么防尘口罩,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等等都没有,最难受的是没有浴池洗澡,卸完煤后,满脸全身却黑,不知道的说你是非洲来的没人怀疑,</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我们对板厂铁路专用线进行维修改造过,在原有的路基上,撒路渣,垫枕木,铺铁轨,调水平,订道钉,在樟岭没干完的活在碧水又补上了,经过我们维修改造,一条4.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恢复了通车,火车一声长鸣我们激动万分,有的战友激动地泪水喷涌而出,在通车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无比自豪,我们是名副其实的铁道兵! 火车通了,解决了板厂物资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缩短了建设时间,对板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铁道兵文工团来板厂慰问演出,演出的舞台就是我们搭建的,大家还记得有一名女演员唱了一首"兴安岭是个好地方"这首歌吗,歌词大意是:(兴安岭是个好地方,这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呼玛河水翻银波,千里林海松涛响,啊,啊,啊,啊,啊,啊,啊,油锯伐到万年松,火车日夜运材忙,我爱塞北兴安岭,永远战斗在边疆。)注(歌词由张凤祥老战友提供)特别好听,在板厂和连队传唱一段时间,文工团的演出,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板厂从我们连队陆续抽调人员去安装队,卫生队,机务队,宣传队,副业队等单位去工作,剩余大部分人留在连队在工地上施工,有木工,瓦工,架子工,力工等,每天都是干得热火朝天。</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到了冬季,我们连去山场采伐作业并加工木材,为板厂建设准备木料,采伐场地离板厂营房大约有15公里左右,连队人员基本全去,只留下2-3个人看管营房和菜窖,菜窖里储存了白菜和大头菜,萝卜等蔬菜,供冬天食用,接到板厂命令后,我们全连不顾隆冬酷寒,向林海雪原挺进,寒风呼呼的吹过,地上的雪花离开地面在风中翩翩起舞,营房周围一片寂静,方圆几十公里不见人烟,只有我们一个连队,碧水是大兴安岭的北端,冬天气候十分恶劣,最底温度可达42度左右,冬季漫长。我们住的是帐篷,外面挂上了一层霜,帐篷里有地火龙,晚上睡觉时也感到很冷,把棉衣压在被上还感到透风,第二天早上起床,有的战友风趣地说又当了一夜“团长”后来连里又加派了烧炉工,再有我们每天收工后都往回带烧柴,黑天白天不停的烧,帐篷内暖和多了。早上吃过饭后开始上工。我们穿着皮大衣,戴着皮帽子,棉手套,穿着大棉鞋,冒着严寒踏着积雪在深山老林里生产采伐作业,这片林子是原始森林一直没有开采,里面动物种类比较多,有狍子,獐子,雪兔,野猪,黑熊,驼鹿,飞龙,山鸡等珍贵野生动物。树种有亭亭玉立的兴安落叶松,四季常青的樟子松,和马尾松,洁白如玉的白桦,和黑桦,柞树等等,莽莽苍苍,浩浩荡荡,我们用手工锯放树,造材,用人工抬原木归愣,装车,当时板厂总部给我们连队配备了一台集材50拖拉机,和一台油锯,因以前没人使用过,对机械性能掌握不好经常出毛病,所以大量的生产作业还是靠人工。当年还成立了圆锯班,在山场直接把原木加工成板材运回板厂。为了完成板厂下达的木材生产任务,连队经常开展竞赛活动,每次开会都在鼓励我们,树雄心,战严寒,克服一切困难,爬冰卧雪,顽强拼搏,人人当标兵一定要完成板厂领导交给我们的冬季采伐任务,各班干劲十足,加班加点的工作,把木材源源不断的运下山支援板厂建设。</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您还记得第二年冬天我们又去山场作业吗,那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大交通受阻汽车进不去,连队储存的粮食又单一,蔬菜短缺,前一个月天天是高粮米饭,海菜汤,后来天天是发糕,玉米面多,白面少,蒸出来的发糕发硬,战士们吃的时间长了产生了消极情绪,有的出工不出力,有的发牢骚,生产进度明显下降,这事引起了板厂领导的重视,派了工作组到连队来调查,他们听取了连长和指导员的汇报,工作组去库房和炊事班查看我们吃的粮食,又在连队住了两天和我们同吃同住,并召开了班排代表座谈会,又去山场查看我们的工作,确实感到我们实在是太艰苦了,一面向板厂领导汇报求援,一面给我们开会,讲铁道兵光荣传统,讲南泥湾精神,开展忆苦思甜活动,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连队又成立了套子队,套狍子套獐子改善伙食,板厂又给我们送来了大米白面和蔬菜鸡蛋等食品,解决了连队生活难题。</p><p class="ql-block">  到了春天我们又下山了,后来我们搬到大白块房,比住帐篷强多了,伙食方面也有改善,炊事班自己做豆腐,如出水芙蓉,洁白无瑕特别好吃,还有鸡蛋和肉,炊事班自己养猪,炒菜也多了,有时还组织各班包饺子伙食质量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不管我们是修铁路,还是建板厂,这已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段经历,一辈子都感到十分珍贵。一九七四年秋季我们统一交到地方后,分配到了大兴安岭筑路总队从修铁路转为修公路为大兴安岭各林业局的木材生产起到了开路先锋作用。后来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从新开始了我们人生新的征程,有的战友留在了筑路总队,有的战友调到了大兴安岭其它林业局,还有的战友调回了原籍,有相当一部分战友调回了克一河林业局,有的在局机关,有的在劳动服务公司,有的在中小学校,有的在公安局,有的在汽车队,有的在贮木场,有的在制材厂,有的在机修厂,有的在林场等单位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我们各自工作不同,环境不同,机遇不同,但都取得了不同的辉煌业绩。这些老战友成绩的取得,都是在连队养成的扎实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平稳退休,安度晚年。遗憾的是,有些老战友因病或特殊情况让人伤感,驾鹤西去,得知这些不幸的消息为之哀叹。战友们,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不了昨天,更不能提前预知明天,现如今我们要面对现实,未来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已变得极其珍贵,让我们彼此尊重,祝各位老战友永远健康,快乐长寿,幸福美满。战友们,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老年,匆匆忙忙走过了人生最为宝贵的岁月,可五十年前的往事还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也常常闪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拿起已经发了黄的相册,怀旧的情感油然而生,记忆的阀门会情不自禁的打开,搜寻记忆中的每个角落,和战友你的身影,在那个清贫年代,我们连没有拍下一张集体照片。今日想起了过去情景更加珍贵,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我们有了对过去的真情记忆,我今天写回忆在连队的点点滴滴,主要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希望战友们共同来描绘在连队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过去成为历史,如今我们已成为白发一族,然而我们还有新的重大任务就是要保养好身体,担负起照顾老伴和儿孙的新使命,向家庭交出最后一份满意答卷。希望战友们在建连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回忆那美好的时光,去追寻那失散的记忆,再展话务风采 ,凝聚永恒的情谊。 </p> <p class="ql-block"> 兴安雄鹰</p> <p class="ql-block"> 坐闷罐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