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10月6日,计划游览“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这是此次巴尔干三国之行唯一的一个山水风光景区,有“欧洲的九寨沟”之称,1979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此,一直有多拍几张“美片”的期待。但人愿不及天意,天爷未予眷顾,一早起来,雨水淋漓,我们遇到了12天行程中唯一的下雨天。</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行进,一路焦虑,默默祈求雨水停一停,给个阴天也可以,但无情的雨又密又大,这是途经塞尼小镇作短暂停留,风雨交加,浪涛拍岸,毫无停歇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午饭后雨势仍然不减,到了十六湖门口,怀着不进去有点对不起万里迢迢的心绪,开始风雨兼程。景区有几条游览线路,我们在景区引导员的带领下,走了最短的一条线路,用时两个多小时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克罗地亚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因16个大小不一的湖泊,俗称“十六湖公园”。湖泊之间通过瀑布和溪流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四周环山森林茂密,地处喀斯特地貌,经过千百年的侵蚀沉积,形成众多的钙华边坝坡,水中含有大量矿物质,使湖水呈现碧绿如玉的色泽。</b></p> <p class="ql-block"><b> 人老自知,安全为上。一路走来,多顾低头防摔,少有抬头观景,偶尔瞄上一眼,手机随拍几张,概貌有了印象,不枉到此一游。十六湖是个美丽多彩而难得的景区,但比对九寨沟,差异还是很大的:雨天湖水未显本色,是否具有“彩池”之美艳,不作推断;但景区规模、山势峻峰、瀑布壮观、彩池的多样性等都不及九寨沟。至于步道坑洼水淹,这在九寨沟是不可能的。</b></p> <p class="ql-block"><b> 晚上入住十六湖附近看似“民宿”的酒店,条件不错。次日早晨打开窗户,哇!对面的山顶有雪,昨晚山区下雪了。雨过天晴,今天天气很好,山顶雪峰竟然有“日照金山”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雪山之下,绿地之上,初日映照,山居村舍,是雾霭萦绕?是炊烟袅袅?或者兼而有之。远眺近观乡野景色,美丽清新的欧式田园牧歌尽现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八点钟离开酒店,大巴行驶两个小时到达克罗地亚西部港口城市扎达尔。</b></p><p class="ql-block"><b> 扎达尔,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是克罗地亚有人类居住以来最古老的城市,曾受罗马、威尼斯及奥匈帝国统治,1920-1947年归属意大利,二战后属于前南斯拉夫。现为克罗地亚共和国第五大城市。</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扎达尔,映入眼帘的是蔚蓝色的大海,阳光照耀的亚得里亚海,波澜不惊,似有碧波荡漾的宁静,充满海滨城市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迎面停泊着一艘大型邮轮,克罗地亚沿海港口都能见到这样的邮轮,乘邮轮游览地中海沿线城市,是当今时尚与流行的旅游方式,尤其适合老年人,白天游览景点,晚上邮轮航行,不紧张也不太累。从邮轮上下来的也多为中老年人。</b></p> <p class="ql-block"><b> 扎达尔,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有着许多的历史遗存,但现在闻名于世的却是一个自然与科技完美结合的现代建筑或艺术作品——海风琴。</b></p><p class="ql-block"><b> 在欣赏大海景色的漫步中,不经意间我们走在了海边一排排的台阶上。导游提示这就是海风琴。静耳倾听,一种低沉而有节奏的声音在回响。</b></p> <p class="ql-block"><b> 海风琴主体包含35组共175根风琴管埋设于大理石台阶下方。原理为海水涌入管道时压缩空气,通过顶部音孔发出全音阶和弦音效,音调深度与潮汐强度直接相关。该装置将海岸防护功能与艺术体验结合,成为全球首个以自然能量驱动的永久性声乐装置。</b></p> <p class="ql-block"><b> 台阶上的进风口,高高低低的台阶,可以产生不一样得声调,随着风的大小起伏。</b></p> <p class="ql-block"><b> 地面上的出声孔,气流进入台阶上的气孔后,从这里发出声音,仿佛整个地面都在发出声响。</b></p> <p class="ql-block"><b> 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b></p> <p class="ql-block"><b> 夕阳西下,默默坐在会唱歌的台阶上,聆听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旋律;面朝大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看着落日渐渐沉入海中,感受大自然的永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知道!这是我在想象扎达尔落日的美妙时刻。扎达尔有世界上最佳落日观赏地之一的美誉。</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海风琴,进入“罗马广场”,扎达尔老城的中心。罗马广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但现在只有一排排整齐放置的石块在进述自己的故事,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安排的景点是广场上这座圆形建筑,叫圣多纳堂,全称“圣多纳图斯教堂”。别看其貌不扬,却是扎达尔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标之一,建于公元九世纪。</b></p><p class="ql-block"><b> 介绍说,这是克罗地亚现存较大的前罗曼式建筑,采用罕见的圆形中殿设计,由于其独特的圆型结构和厚重的石墙,教堂拥有卓越的音响效果,自1961年起,这里每年会举办“圣多纳音乐之夜”国际音乐节。如今这里不再是宗教场所,古为今用,成了一个音乐会和文化活动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圣多纳堂与旁边的塔楼拍照同框,但它俩并没有关系,钟楼属于扎达尔主教座堂,始建于公元1094年。1880年重建的的教堂正门,没有教堂的钟塔更有范儿,</b></p> <p class="ql-block"><b> 经过罗马广场,看过圣多纳堂的建筑背面,进入老城,走过别有韵味的老街,去寻访扎达尔城门。</b></p> <p class="ql-block"><b> 很有气派的一道城门,这就是扎达尔的陆地之门,老城区的主要入口,建于1543年,由威尼斯人以文艺复兴风格建造,城门中央的圣马可翼狮雕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守护神,而下方骑马者叫圣西蒙,则是扎达尔城的守护神。城门和两边的城墙遗址201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城墙上可见五边形的防御塔,威尼斯统治时期有十座类似的塔,这是目前仅存的一座。</b></p> <p class="ql-block"><b> 从陆地之门返回,进入了五井广场。这个广场得名于五口深井,这些井曾经是城市的主要供水源。建于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也是防御体系的一个要件。每个井口都有一个石头楼梯,可以通往地下水源。</b></p> <p class="ql-block"><b> 市政厅广场,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称——人民广场。市政厅门面在维修,包括1560年建的钟楼也被围住了。但不妨碍人们在广场上休闲喝咖啡,弹唱娱乐。</b></p> <p class="ql-block"><b> 扎达尔古城不大,跟着导游看完城门,原路返回罗马广场。午餐自理,吃个鸡肉汉堡8.5欧元,折算人民币真不便宜。距集合还有点时间,看人来人往,看到几个东方面孔的女子,穿着好像是越南的女子传统服装“奥黛”。闲着干什么呢?猛然抬头看到前面有点熟视无睹的钟楼,何不抓紧去爬爬钟楼呢!</b></p> <p class="ql-block"><b>钟楼顶层悬挂的青铜大钟。</b></p> <p class="ql-block"><b> 钟楼高57米,是扎达尔最高的建筑,登楼收费4欧元。到了钟塔顶层平台,豁然开朗,登高远望,扎达尔的全景一览无遗,美轮美奂的海港尽收眼底。阳光下,红瓦屋顶熠熠生辉,亚得里亚海湛蓝如宝石,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心旷神怡。</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走来,克罗地亚的沿海城镇,凡登高俯瞰,都是红瓦屋顶与蓝色海洋交织的视觉享受,红与蓝形成鲜明对比,搭配和谐,堪称完美,赏心悦目。有人赞美克罗地亚是个颜值梦幻的国度,似乎也不为过。克罗地亚的底色与底气都来自于亚得里亚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