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5日那天的语文课,我们正好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当孩子们目光还停留在“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 “太空垃圾”的字句间,就被神二十延迟返回的消息牵住了心弦。当听说舱窗遭遇撞击、出现裂纹时,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褪去了课堂的轻松,写满真切的担忧——“航天员会有危险吗?”“他们还能平安回来吗?” 没有刻意设计的议题,这份纯粹的牵挂,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更源于对同胞的共情。</p><p class="ql-block"> 此后几日,下课铃一响,总有几个男同学急匆匆跑到讲台前追问:“老师,航天员回来了吗?” 孩子们的惦念,也让我成了官方消息的“追更人”,时刻关注着返回任务的每一个动态。</p><p class="ql-block"> 11月14日16:20,跑操结束的教室还弥漫着急促的喘息声,我笑着说:“奖励大家看一场‘宇宙级大片’!” 瞬间,神二十返回的实时画面投射在屏幕上。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随着千米花伞徐徐张开,屏幕上离地面数字嗖嗖跳动,连呼吸都仿佛轻了几分。16时41分,当返回舱稳稳触地、救援人员迅速围拢的画面出现,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气喘吁吁的身影瞬间沸腾——雷鸣般的掌声震彻教室,清脆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先前多日的牵挂与担忧,尽数化作此刻的激动与雀跃,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喜悦,映照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英雄的崇敬。</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这场跨越九天的守望,于我而言亦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洗礼。从课堂上的蹙眉牵挂,到屏幕前的纵情欢呼,孩子们用最纯粹的情感,诠释了共情的重量,更让我看见了67班少年心底炽热的家国情怀。神二十的平安归来,是中国航天的胜利,更是孩子们心灵的一次成长。而我所能做的,便是小心翼翼守护好这份纯粹,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会牵挂,在坚守中懂得担当,让“家国”二字,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清晰、厚重,成为刻进骨子里的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