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以荔枝进贡事件暗讽唐玄宗与杨贵妃奢靡误国。</p><p class="ql-block">原诗与译文</p><p class="ql-block">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p><p class="ql-block">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p><p class="ql-block">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如锦绣堆叠,山顶宫殿千门依次敞开。快马奔来烟尘滚滚中妃子嫣然一笑,却无人知晓这是为运送荔枝而来。</p> <p class="ql-block">【长安的荔枝 】 我们研究一下杨贵妃吃的荔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p><p class="ql-block">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巴蜀(涪州)说:距离与交通优势:从当时的运输条件来看,岭南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而巴蜀地区的涪州(今重庆涪陵)距离长安相对较近。涪州到长安大约 2000 里,有一条专门的 “荔枝道”。据记载,涪州的荔枝通过此道,3 到 7 天就能送达长安,在荔枝的保鲜期内。品质优良:涪州自然条件优渥,适合荔枝生长。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一涪州》记载 “地产荔支,尤胜诸郡”,《职方典・第五百八十卷》也提到 “涪旧有妃子园,颗最肥大”,说明涪州荔枝品质上乘。个人偏好:杨贵妃童年在西蜀度过,对蜀地荔枝记忆深刻。《唐国史补》中也有 “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支” 的记载,所以她可能对巴蜀地区的荔枝更为偏爱。岭南说:岭南所产荔枝是果中佳品,早在汉代就有进贡荔枝之事。唐宪宗时代的学者李肇在《唐国史补》里提到 “杨贵妃…… 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表明杨贵妃食用的是岭南荔枝。不过,从岭南到长安距离 3000 里以上,即使按照唐代驿马日行近 700 里的极限,在没有特殊保鲜手段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荔枝送到长安而未完全变质。</p><p class="ql-block">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巴蜀涪州说的证据更为充分,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更有可能来自巴蜀地区的涪州。但由于历史久远,相关资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一问题仍存在讨论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电影《长安的荔枝》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唐诗之路地图(一)</p><p class="ql-block">唐诗之路是从唐代首都长安出发,以长安、洛阳二京为双中心的唐代交通路网以及诗人游历创作生活的文化节点。</p><p class="ql-block">唐诗之路是唐诗文化传播交流之路,不仅涵盖古代丝绸之路,更是"一带一路"的历史印迹。</p> <p class="ql-block">唐诗之路地图(二)《大唐疆域图》</p> <p class="ql-block">《长安唐诗之路研究》2025卷</p><p class="ql-block">中国唐诗之路组委会领导并组织编写。由组委会副秘书长、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项目执行部部长、西安长安唐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国柱研究员组织实施。蓝皮书2025/卷共收录相关文章42篇,总计50万字。蓝皮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推进"长安唐诗之路”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是推动"唐诗之路项目"文旅融合产业化,落实从2016年开始的”唐诗之旅"课题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三是汇积最新研究思路和成果,为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文旅战略品牌提供理论支持。</p> <p class="ql-block">《寻唐记》是落实西安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的纪实文学类图书编著项目。</p><p class="ql-block">作者王博太,著名文化学者,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习儒斋》公众号负责人。2019年以来,致力于古城长安唐诗文化旅游资源考察,并发挥纪实文学创作职能,开拓“跟着太哥去游学”实践,从曲江出发,去过杜公祠,去过终南山,沿着樊川,贯穿终南大道文旅走廊,记录游学感悟变成文章。并以长安唐诗文化旅游志愿者身份,加入三秦文化研究会,挖掘长安唐诗之路文化资源,提出唐诗之旅、唐诗之路、唐诗之都文化品牌,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展开行动。《跟着太哥去游学——寻唐记》书稿收录文章134篇共计58万字。讲述内容从唐高祖李渊武德之治开始的三百年间历史与现实互动文学故事。</p><p class="ql-block">我的门前风景,您的诗和远方。希望本书为古城西安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推广宣传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西安唐诗三路研学港是落户于西安翠华山景区晨光里的唐诗主题研学基地。基地在翠华山与南五台山连接处,两条河流经过区域内,人传是王维隔水问樵夫处。</p><p class="ql-block">此处山峦叠嶂,古称太乙山,是太乙真人修行地,古遗址有太乙宫,正是神话传说《哪吒》修炼学艺之地。为之,在研学基地设立了《太乙学宫》,欢迎来此学习,与哪吒成好师兄弟。</p> <p class="ql-block">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翠华山景区(原秦岭雕塑公园),拥有合法手续(产权属西旅集团)。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名称研学港基地建设,占地7亩,总投资1050万元,2025年7月完成投资建设,开始试运营。建设内容:接待中心,研学床位320个,餐厅、唐装汉服体验馆、唐诗文化活动馆、非遗教室、户外活动区、茶座、停车场、唐风小剧场等。本项目地处终南山核心区域,山水相依,生态环境绝佳。是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创作地。诗句生动描绘了此地的绝美意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氛围,为研学港基地建设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p> <p class="ql-block">已经编写好的《西安唐诗之路研学港研学手册》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已创作唐诗情景短剧剧本四个:</p><p class="ql-block">1,《隔水问樵夫》</p><p class="ql-block">2,《王维的终南山》</p><p class="ql-block">3,《一骑红尘妃子笑》</p><p class="ql-block">4,《人面桃花》</p><p class="ql-block">作为研学游学内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