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清降汤的禁忌

李十群

<p class="ql-block">详细探讨张锡纯先生“保元清降汤”的禁忌症。这是一首治疗虚实夹杂、升降失常的经典方剂,应用得当,效如桴鼓;但若辨证不准,误用则可能加重病情。其禁忌主要围绕其独特的“补气升陷”与“重镇降逆”并存的复杂病机展开。</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保元清降汤的主要禁忌情况:</p><p class="ql-block">一、纯实无虚之证,绝对禁用</p><p class="ql-block">这是最重要的禁忌。保元清降汤的核心是治疗 “大气下陷”兼“气机上逆” 的虚实夹杂证。如果患者仅仅是气逆、火盛、痰壅等实证,而完全没有气虚下陷的表现,则绝对不可使用。</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患者表现为呃逆、呕吐、吐血、咳喘、头痛、眩晕等症状,但同时伴有声音洪亮、呼吸气粗、胸腹胀满拒按、脉象弦劲有力或滑数、舌苔厚腻。这种情况下,病机是纯粹的肝火、胃热、痰浊等实邪上逆。</p><p class="ql-block">· 误用后果:方中大量的野台参(或人参) 是强大的补气药。若用于纯实证,就如同“资敌以粮”,会大大助长体内的邪气,导致气机更加壅滞,上火、腹胀、咳喘、出血等症会急剧加重,此为“实实”之误,后果严重。</p><p class="ql-block">二、纯虚无实之证,不可滥用</p><p class="ql-block">与上一条相反,如果患者仅有大气下陷,而完全没有气机上逆的迹象,那么使用本方也不对证,尤其是方中重镇的药物会成为禁忌。</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患者表现为严重的气短、喘息(但特点是呼易吸难)、大汗淋漓、四肢乏力、脏器下垂(如胃下垂、脱肛)、脉微欲绝,但并没有恶心、呕吐、嗳气、吐血等胃气上逆的症状。</p><p class="ql-block">· 误用后果:此时病机是纯粹的大气下陷,治疗应当专一“举陷固脱”,如使用张锡纯的“升陷汤”(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保元清降汤中的生赭石质量沉重,是向下的力量。用于纯下陷证,会进一步加重气的下陷,如同落井下石,可能导致患者气息更加微弱,下垂症状更重。</p><p class="ql-block">三、邪气壅滞,气机不通者慎用</p><p class="ql-block">此条禁忌容易被忽视。如果患者体内有实邪(如痰湿、水饮、食积、瘀血)严重阻滞气机,导致升降道路不通,此时即使有气虚的表现,也不可贸然使用。</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患者脘腹胀满疼痛、嗳气腐臭、大便不通、舌苔厚腻黏浊。其气短可能是因实邪壅堵所致,并非真虚。</p><p class="ql-block">· 误用后果:方中党参、山药等补益之品性质偏于壅滞,在邪气未去时使用,会“闭门留寇”,加重痞满胀闷。正确的治法应先以消导、化痰、通腑等方法祛除实邪,待气机通畅后,再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用补。</p><p class="ql-block">四、阴虚阳亢,无气虚下陷者禁用</p><p class="ql-block">本方虽然用了白芍滋阴,但整体上,人参偏温,且主要针对的是气虚和气逆。对于典型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此方并不适合。</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患者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其病机是阴不制阳,虚火上扰。</p><p class="ql-block">· 误用后果:人参的温补可能助长虚火,而赭石的重镇虽能潜阳,但缺乏滋阴的根本之力。治疗此类证候应首选大定风珠、镇肝熄风汤等以滋阴为主的方剂。误用保元清降汤,可能伤阴助火,加重病情。</p><p class="ql-block">五、孕妇及特殊体质者慎用</p><p class="ql-block">· 孕妇:方中生赭石为重坠之品,药性猛烈,有下坠之力,传统上认为可能损伤胎气,甚至有堕胎之风险,故孕妇应列为禁忌。</p><p class="ql-block">· 过敏体质:对方中任何一味药物有过敏史者,自然禁用。</p><p class="ql-block">总结与核心鉴别要点</p><p class="ql-block">要安全使用保元清降汤,必须牢牢抓住其 “虚陷”与“实逆”并存的核心病机。在临证时,务必仔细鉴别:</p><p class="ql-block">· 必须有大气下陷的指征:气短不足以息、喘促(呼易吸难)、心悸、乏力、脉弱。</p><p class="ql-block">· 必须有气机上逆的指征:恶心、呕吐、嗳气、吐血、衄血、头目眩晕。</p><p class="ql-block">两者缺一不可。 只要不符合这一核心病机,无论症状看起来多么相似,都应视为保元清降汤的禁忌症。在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精准的辨证论治,切不可自行套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