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沙海:塔克拉玛干的秋日独白

杨昆生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南疆,天地辽阔而静谧。这一次,我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途经库木塔格,远望罗布泊的苍茫,仿佛行走在时间的褶皱里。黄沙无垠,却并非死寂,风刻出的波纹、骆驼踏过的足迹、公路延伸的勇气,都在诉说这片荒原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当无人机升上天空时,我感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一望无垠的沙漠中,树木和人们都显的这么渺小。但人类的智慧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沙漠公路的建成,打破了“死亡之海”的神话,加快了南北两疆的交流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这里有奇迹般的沙漠公路,千里浩瀚沙漠,沙丘,胡杨,红柳,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 此沙漠公路主体采用“强基薄面”结构的施工工艺,防沙工程采用“芦苇棚栏”加“芦苇方格”等固沙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领先水平,这条公路是征服“死亡之海”的宏大工程,使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并且成为世界最长的流动沙漠等级公路,而创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  一株孤树伫立沙海中央,金黄的叶片在蓝天下燃烧,像大漠点燃的一盏灯。身旁几棵小树相伴,枯枝与光影交织,荒凉中透出生机。这倔强的生命,让人想起了西域古道,也曾有绿意点缀征人归途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笔直的黑色公路切开沙海,如文明的刻痕。车影渺小却坚定前行,远方地平线模糊了自然与人工的界限。左侧农田整齐翠绿,骆驼悠然踱步,帐篷星点散布——人类以智慧与耐心,在沙海边缘写下生存诗篇。</p> <p class="ql-block"> 沙丘连绵起伏,金黄在阳光下流动,光影交错如大地的呼吸。足迹在细沙上浅浅印下,是旅人与沙漠最温柔的对话。远处沙丘层层叠叠,融入天际,仿佛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而今一条公路贯穿南北,将险境变为通途。</p><p class="ql-block"> 望着这片古老沙海,看风塑沙丘,看树守光阴,看路引方向。荒芜与希望在此共生,一如丝路遗梦,从未真正沉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