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俗语忆故乡(三十)

九月菊967289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语是大量流传在老百姓中间的固定语句,它是每个百姓日常交流中的“成语”一般约定俗成,人人明白,个个懂得,言简意赅,含义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语取材来源于老百姓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现象,因它的属性给它赋予了一定的类比延伸义。在故乡老百姓的平素交流中人人都会根据语境脱口而出,俗语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生活智慧结晶,是一种看不见的声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从小就是在俗语中浸润长大的,深得俗语的滋养,更能领会俗语的魅力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爱俗语就是爱故乡,特乐此不疲地收录整理,以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深热爱,爱俗语就是爱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杀鸡仔问客(qia)”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就是家里来了客人,主人问客人用不用给你杀鸡。在生活中它蕴含着的意思就是例如招待客人吃饭,点菜的时候主人应该按当地的高一点的标准自觉地点些好菜,以示对客人的诚意和热情而不是一个劲问客人用不用!另外还有明知故问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327)“这合不转那合转”这是故乡的句俗语。旧时人们磨面用石硙,它的量词为“合”,用“合”指代“石硙”,这合石硙不转了那合肯定转,总有一合会转动,就会有面吃。这里“这合”,“那合”又特指“儿”,意思是说老人养的儿子多了,总有一个会养老人的,老人就不会受饿,暗指多子的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忙婆姨寻不下好汉”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耐人寻味。“忙婆姨”应该是寡妇还是离异单身,再组建家庭找汉子吧!在生活中通常出现在这样的语境下就是说一个人办事不能太着急了,应该慢慢地了解打问,如果太着急匆忙,就做不好事,容易办砸,这时别人就会说这话来提醒他(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套(捕)雀咯也得几颗秕谷”这是故乡的句俗语,意思是说不管干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要投资,空手套白狼那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通常用于说教生活中有些人做事情舍不得投入付出,老瞅着天上掉馅饼的事砸到他头上,过于精明!这是间接地批评这类人说的一句话,看不惯这类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弹弹一个雀"这是故乡的句俗语,意思是一颗弹弹投出去就想打下一只鸟。生活中通常用于有的人做事功利性太强,老瞅着利益和结果,老想着回报,唯恐落了空。这是一句批评别人时说的话。有的人与人交往就是想着得到利益,一次落空就耿耿于怀,这时别人就说教他:哪能一弹弹一个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桥归桥,路归路"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很简单,桥就是桥,路就是路。在生活中用的比喻义,指我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时,要一码一码地分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混为一谈。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思路不清,糊里糊涂的,这时别人就会说这句话提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哪有贴面的厨子?"这是故乡的句俗语,这是一句反问句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表面的意思是厨子只管做饭,是不会带来面的。实际内在的核心就是强调付出定要回报,世上没有白白的付出不求回报的!因为都要生存不可能白效劳的,是没有及时得到报酬的语言反馈。现在这种情况还真是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打树要sen(寻)根了"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就是要想往起刨树,必须要先找到根部。在生活中通常用于要想彻底地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而不是在表面蜻蜓点水,做花拳绣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了,有的人兜圈子不触及事物的本质,这时人们就会用这句话来提醒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死蔓蔓上掉个朽蛋蛋"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很直观就像一幅画:一条死了的藤条上还停留着一个枯萎了的小瓜,蔓子已经死了那瓜还不往下掉。它调侃讽刺的就是指生活中的有些人不思进取,特别顽固,死硬顽抗,就是不改变,反正拿他没办法。把人比做物,表达了对这类人的失望讨厌!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没牛的使驴了"这是故乡的句俗语,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牛了使唤驴,说明牛的力气要比驴的大。这句话通常在生活中用于应该让身强力壮的人干的活,因为没有这样的劳动力,只能用力量差一点的来代替了。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也是一种调侃的,无可奈何的说法,只能将就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