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点击上方“昆仑策网”可关注本号;点击右上角“...”可选用“朗读”功能,配音为电脑自动合成,难免差错,仅作辅助阅览用。】<br></br></h3></br><h3>【李克勤(jixuie)题记】</h3></br><h3>找到钱学森同志的入党申请书,的确很短,但是那是科学家的精炼语言,意韵深远。</h3></br> <h3>信仰更多是道层面的东西。一个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需要通过有形的文字语言表现出来,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信仰,更多体现在无形的思想意识中,而且需要从道器变通之根角度,从思想领先从政治挂帅角度来深悟,来认识。钱学森同志的信仰,无疑是坚定的,是贯穿他的一生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战士。</h3></br><h3>一、钱学森拜谒马克思墓:他是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h3></br><h3>有人说钱学森信仰祖国,这个说法如何评判?这涉及到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那就是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简单说,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人,无疑是坚守爱国主义的。反过来说,一个爱国的科学家却不一定是共产主义者。因此,只有肯定钱学森同志是一位信仰共产主义的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那才是对他的合理定位。</h3></br><h3> <h3>1987年,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英国,专门到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的马克思墓前瞻仰并敬献鲜花。</h3></br><h3>这仅仅是一种形式吗?</h3></br><h3>想想那个时候,有很多人正是思想开始动摇的时候,是不是?</h3></br><h3>二、毛主席和钱学森的深度沟通:从《工程控制论》到《反杜林论》</h3></br><h3>钱学森带研究生在上专业课之前,要求他们先读《自然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这样的经典哲学著作,经过考核合格后,才着手学习其它课程。请注意,这种考核不是僵化的,而是入脑入心式的深度研究。显然,钱学森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精通程度,和自然科学经典著作是一样的。</h3></br><h3>由此,再往历史回推,钱学森早在回国之前,在国外就精读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和钱学森的几次谈话,每一次都是极其深入的,那是基于共同世界观的沟通,其中《反杜林论》这篇著作构筑了这种深度沟通的理论基础,再进一步说,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科技事业里,在道层面与毛主席共产党相通,这是必不可少的。</h3></br><h3>钱学森是那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不断革命要求的革命者,必然会跟着毛主席继续革命,完成新中国科技事业一个又一个的道器变通之变。</h3></br> <p data-mpa-action-id="maf6km6k1zmi" data-pm-slice="0 0 []" mpa-font-style="maf6km68c1a">钱老被称作战略科学家,这样的科学家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他必须同时也是教育家,因为如果不是教育家,就难以将战略变成战略实施,这是基本的道器变通之变。而要有这个变,就得培养与战略配套的人,并且是一批人,这一批人可能是几代人,没有教育作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h3></br>这里还请看1995年钱学森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完整解释: 有些歪嘴和尚念歪经,胡乱解读“钱学森之问”,这封信可以正本清源。钱学森对毛主席领导的科技事业推崇备至,都是对后来的情形颇有微词。<h3>当钱学森与劳动人民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时为何那么激动?</h3></br><h3>钱学森是毛主席说的“工人阶级自己的科学家”典型,对不对?</h3></br> <h3>1964年那场著名的“生日宴会”,钱学森和王进喜、陈永贵一起参加,这说明什么?</h3></br><h3>钱学森不仅是一位合格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而且他依然没有停止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他就是毛主席说的那种工人阶级自己的科学家,名副其实。</h3></br><h3>1969年在党的“九大”上,钱学森又和王进喜、陈永贵一道被选进中央委员会。这不是偶然的,是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的胜利。</h3></br><h3>毛主席逝世后,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科学家,在捍卫毛主席,维护毛主席上,钱学森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h3></br><h3>事实证明,钱学森是真正的工人阶级自己的科学家。</h3></br><p data-pm-slice="0 0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br></br></h3></br><h3>【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strong>“阅读原文”</strong>】<br></br></h3></br><h3><strong>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strong></h3></br><h3><strong>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strong></h3></br><h3><strong>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strong></h3></br><h3><strong> http://www.kunlunce.cn</strong></h3></br><h3><strong> http://www.kunlunce.com</strong></h3></br><h3> <br></br></h3></br><h3><strong>推荐友情关注:</strong></h3></br><h3>共享<strong>【昆仑策研究院】</strong>微信公众号</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PYMfMflw5XwFofKvlH8h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