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架上的书摞得歪歪斜斜,像极了这些年我颠沛流离的日子。那本边角卷起的《人间词话》还露着半张脸,仿佛在等我回来翻它一眼。托盘里躺着几枚旧书签,银色保温杯压着一页没写完的信,字迹被水汽晕开,像极了当年离乡时天边那片模糊的晨雾。茶壶在左,水壶在右,一个盛过故乡的春茶,一个煮过异乡的寒夜。那些书跟着我搬了七次家,从南到北,从城东到城西,纸页间夹着车票、落叶、甚至一片干枯的槐花——那是母亲院里那棵老树开的花。它们不说话,却记得我每一次辗转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地上的包裹堆得像座小山,蓝格子布裹着的是旧棉被,红花布包着的是一摞发黄的信。那些信是母亲每年冬至寄来的,说“天冷了,别冻着”。可我总在搬家时把它们塞进角落,等想起时,地址已成旧址,邮路断在半途。黄色塑料袋里装着几本工具书,白色袋子里是几件换洗衣物,纸箱上印着“易碎品”,可没人知道里面装的是我攒了十年的读书笔记。这些物件像一群沉默的旅人,跟着我在城市的缝隙里迁徙,每一次打包都像在埋葬一段日子。它们不怨,只是越堆越高,越堆越沉。</p> <p class="ql-block">门上的破玻璃还在漏风,冬天时冷气直往里钻,像极了那些年寄人篱下的感觉。窗前那两个包裹,一个裹着《陶渊明集》,一个包着《归去来兮辞》,布料都磨出了毛边。我曾多少次在深夜打开它们,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读着读着,眼眶就热了。窗帘上的心形图案早已褪色,可那点暖意还挂在风里。这屋子住过七个租客,换过五任房东,唯有书,始终没换。它们跟着我颠簸,一页页泛黄,一行行生根。如今我决定不再漂了,把这些包裹原封不动地带回老屋,放在母亲曾晒腊肉的阁楼上。书页间的车票,我要一张张贴在墙上,像贴年画那样,贴出一条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书籍跟我颠簸忙,颠来倒去心悲凉,今日返乡从长议,安心守家莫颠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