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中国行】古城脚下的赶集时光

孙小伟

初冬的天气还不是很冷,晨雾刚刚散尽,在庄河城山古城镇的古城村,在刚刚收割完的田地里就热闹起来。开车的、推车的、挎着竹篮的村民从十里八村赶来,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品种齐全,青菜带着清香,竹筐里的鸡蛋裹着稻草,浓浓的烟火气顺着山风漫开,满是80年代的淳朴滋味。 集市就设在村口的路边上,搭的摊位错落排开。卖菜的老汉蹲在地上,烟袋锅子在鞋底磕得梆梆响,面前的萝卜、白菜码得整整齐齐,带着泥土的湿气。穿蓝布褂的大娘掀开盖着的粗布,热气腾腾的红薯饼香飘四溢,金黄的外皮焦脆,咬一口满是甜糯。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裹着乡音,粗犷又亲切。“新鲜的苹果刚摘的!”“自家织的土布,结实耐穿!”摊主们不慌不忙,遇到熟客便多塞一把青菜,算钱时也总笑着抹去零头。喝一口老酒,满满的幸福感。 日头升到头顶,赶集的人渐渐散去。农人们的竹篮满了,肩上的袋子鼓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沿着山路往村里走。晒谷场留下零星的菜叶和麦糠,空气中还飘着红薯香、柴火味,混着泥土的气息,藏着最纯粹的乡村记忆。 这古城脚下的集市,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80年代的慢时光和农民最本真的淳朴,像一坛陈酒,越品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