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雾如轻柔白绫,漫过市郊小径,将草木浸润得温润透亮。我闲散踱步,草叶上的露水滚落成珠,悄悄浸软鞋尖,裹挟着山野独有的清冽气息。不知不觉拐向通往山沟的路,风携着山间流水声漫来,低头望去,草丛与路面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羊粪 —— 圆滚滚、褐莹莹的,正是小时候喊惯了的 “羊屎蛋”,这瞬间勾起了藏在岁月深处的生命哲思。</p> <p class="ql-block"> 我在公司农场租了片小菜园,近来正愁肥料不足,见了这羊粪,心里竟生出几分欢喜。随手折了两根粗细匀净的小树枝,指尖一拧,做成简易的夹子。蹲下身,目光在草丛中逡巡,看准一颗“羊屎蛋”,夹子轻轻一合,稳稳夹住,再小心翼翼地放到一旁,码成小小的一堆。阳光渐渐穿透晨雾,照在羊粪上,泛着温润的光。这不起眼的东西,实则是土地最珍贵的馈赠,心里盘算着待会儿找个塑料袋装了,掂去菜园里,给那些菜苗添点“营养餐”。指尖触着树枝的糙意,带着草木的本味,倒比握惯了的钢笔多了几分踏实的烟火气,也让我想起:真正的滋养,从来都藏在朴素甚至不被待见的事物里。</p> <p class="ql-block"> 拾着拾着,思绪忽然飘回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小学时光。那时学校总组织劳动课,拾羊粪是最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雀跃的事——不用端坐在教室背课文,三五成群地往山上跑,小山沟的羊肠小道旁、半山腰的草地上,藏着的“羊屎蛋”,全是我们争抢的 “宝贝”。起初,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对“脏”没有清晰概念,看见羊屎蛋,小手伸出去就捏,有时捏完没洗手,抓起带来的窝头就啃,嘴角还沾着草屑,却吃得香甜。后来老师瞧见了,便蹲在现场耐心教导:“劳动要勤快,卫生也得讲。羊粪是庄稼的好口粮,但手上沾了污物要及时洗,不然病菌会悄悄找上门。” 说着,还教我们把竹筷子从中间劈开,做成精巧的竹夹子。这下可好,夹子一合一张,“羊屎蛋”便乖乖入篮,既提高了效率,又干净利落。</p><p class="ql-block"> 一下午忙活下来,竹篮里的“宝贝”堆得冒了尖,拾得多的同学,胸前的红领巾都扬着骄傲。老师总在一旁念叨:“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那些沾着泥土气的话,裹着暖融融的阳光,落在我们心里。我们渐渐明白,羊粪看似“脏”,却是滋养庄稼的金贵物;真正的“脏”是不讲卫生的陋习,而劳动本身,藏着最干净的热爱与最本真的价值。这堂藏在山野间的课,不单教我们弯腰拾粪,更教会我们分辨表象与本质——世间许多事物,正如这羊粪,以朴素甚至粗陋的模样存在,却藏着滋养生命的力量。它也让我们懂了,每一粒粮食都浸着汗水,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付出,这便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动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蒙。</p> <p class="ql-block"> “爷爷,捡羊粪干啥呀?不怕脏吗?”清脆的童声像一串银铃,突然打断了回忆。抬头望去,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睁着圆溜溜的黑葡萄似的眼睛,正好奇地瞅着我手里的树枝夹子。我举着夹子轻轻一晃,笑着说:“这可不是脏东西,是给菜园施肥的‘宝贝’呢!它看着不起眼,却能让土壤变得松松软软,像给菜苗铺了层营养垫,菜儿才能长得绿油油、嫩生生的。你看,我用这个夹,手都碰不着,既卫生又能变废为宝。”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蛋红扑扑的,蹦蹦跳跳地跟着大人走远了,笑声撒了一路。我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劳动的智慧与生命的哲思,正是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的。</p><p class="ql-block"> 风又掠过草地,带着一阵微凉,吹得草叶沙沙作响。我忽然想起老家——黄河边的村子,早因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变成了如今烟波浩渺的“万山湖”。闲暇时我常站在湖边,望着水中央那片曾是老家后山的地方,云雾缭绕中,总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擓着小小的竹篮,握着自制的竹夹子,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蹦蹦跳跳,眼睛像鹰隼般敏锐,搜寻着草丛里的“羊屎蛋”,风里都裹着年少的热闹与莽撞。那时不懂,拾羊粪这件事,早已在我心里埋下了敬畏土地、尊重劳动的种子,让我明白,生命的循环与成长,从来都离不开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羊屎蛋堆的越来越大,足够装满满一塑料袋。我站起身,拍了拍衣角沾着的草屑,望着晨光里泛着油绿的草地,忽然生出几分感慨:50 多年过去了,“羊屎蛋”还是旧时那圆滚滚的模样,褐莹莹的光泽里,藏着不变的乡土气息与生命哲理。只是拾粪的人,从满山野跑的孩童,变成了被孩子叫“爷爷”的老人。时光像流水般匆匆,带走了青涩的年华,却把这些沾着泥土与烟火气的记忆,小心翼翼地珍藏了下来;把劳动教给我的道理——分辨美丑、尊重付出、敬畏生命、化浊为清,深深浅浅地刻进了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 这捧小小的羊粪,连接着我的童年与花甲岁月,连接着土地与生命。它让我懂得,最深刻的成长,往往藏在最朴素的劳动里;最珍贵的道理,常常裹在最不起眼的事物中。在这个晨雾未散的清晨,这些记忆与哲思悄悄漫上来,温温地裹住了心房,像土地孕育果实般,沉淀成生命里最厚重、最绵长的滋养。</p>